中国未定名民族被称“女儿国”,族人坚守传统,更渴望外界生活
在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 , 是川滇共辖的泸沽湖 , 这里是摩梭人世代栖居的家园 , 由于其特殊的民俗传统 , 通常也被称为“中国女儿国” 。早在10年前 , 泸沽湖旅游就成了许许多多向往爱情和猎奇者前赴后继的目的地 。事实上 , 如今的泸沽湖与10年前相比 , 无论在传统风俗和人文文化 , 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 而唯一不变也是难能可贵的 , 仍然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基本特征——崇拜女性 。
文章图片
如今的摩梭人口大约不到5万人 , 这与十多年前相比 , 人口数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 , 但他们仍然没有进行明确的民族划分 , 更没有“摩梭族”的说法 , 大体上还属于“未识别民族”(可以看到被划分为蒙古族或纳西族者) 。几百年来 , 他们一直生活在群山环绕的泸沽湖畔一个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里 , 他们自己动手建造木屋或者木楼 , 在当地少见砖瓦房 。众所周知 , 摩梭人最独特的传统就是“走婚”习俗 。任何人在成年礼庆祝之后 , 就可以走婚了 。传统上 , 摩梭女人可以自由选择她们喜欢的男人 , 且走婚并非一次(据说只要摩梭女孩愿意 , 可以走婚多次) 。
文章图片
在走婚时 , 姑娘会邀请小伙子来到家里 , 并在“花房”留宿过夜 , 但必须在黎明前离开 。摩梭人夫妻不住在一起 , 出生的孩子只跟母亲一方生活 , 孩子的舅舅们扮演父亲的角色——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提供经济支持 。传统上 , 摩梭男性不用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 也不能回家看望子女 。另外 , 当需要男性出力干活的时候 , 他们照样要负责盖房、种地、捕鱼、杀牛宰羊等粗活儿重活 。与十年前相比 , 摩梭男性更多地选择远离村庄——去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 , 总之 , 年轻人尽量不留在当地 。
文章图片
尽管被称为“世界上最后的母系社会” , 但如今的摩梭男性仍然掌握着当地各种行政权力 , 若说到家庭 , 女性则是“一家之主” , 并且可以独断家庭资源的分配权 , 男性没有什么话语权 。即便“一家之主”去世 , 家里的财产仍然要继承给女性后人 。与歌星杨二车娜姆一样 , 杨扎西也是泸沽湖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音乐人 , 只是没有前者的名气大 。他就是在一个非常传统的摩梭人家庭里长大 , 是由他的母亲、阿姨养大成人 。然而 , 从小到大 , 他的亲生父亲一直都和他住在同一个村子里 , 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文章图片
用扎西的话说 , 虽然在摩梭人的传统观念上 , 孩子不是男人的责任 , 可以“忽视”或“疏远”母子 , 但这也取决于这位“父亲”的性格 。如果他心地够善良 , 也会给孩子买些礼物 , 付钱供他们上学、买衣服等等 , 毕竟是他的孩子 。这种情况如今已经非常普遍 , 但在多年之前 , 传统就是传统 , 很少有人破例 。
文章图片
摩梭婚姻的特别之处在于允许男女双方关系“自然”发展 , 因为摩梭女人并不依赖于男人的收入 。扎西的阿姨 , 名叫杨聪姆 , 是她家的“大布”(女族长) , 权力很大 , 可以掌管家族仓库的钥匙 , 家族里的大事小情 , 都由她来决定 。而她“自然发展”的第一个“丈夫”是个木匠 , 那是木匠在给她们家建房子时遇到的 。
推荐阅读
- 中国科技成就
- 大学生的私下交易曝光,只顾眼前的生活,坑害的是自己的未来
- 130亿年银河系演化史!中国望远镜立功,太厉害了
- 行动!共创未来——爱家物联202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倡议
- 地球一小时丨携手为地球绿色未来而努力
- 小伙因改造老婆失踪,后去丈母娘家寻找未果,强行和岳母发生关系
- 盘点3大神秘失踪未解之谜,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真相是什么?
- 28万亿吨冰已融化,可将全中国淹没2.9米深,地球想干什么?
- 英国一间宜家安装摄像头监控员工工作,未曾想拍下公共卫生间场景
- 尼采认为人类是主体,重建价值,让人类能够掌控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