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龙、御龙、吃龙肉?还催生了相应职业,远古时期,龙遍地都是?( 二 )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秋 , 龙见于绛郊外……蔡墨曰:古有畜龙 , 故国有豢龙氏 , 有御龙氏……昔有缪叔安 , 有裔子曰董父 , 实甚好龙 , 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 , 龙多归之 。 乃扰畜龙 , 以服事帝舜 。 帝赐之姓曰董 , 氏曰豢龙……故帝舜氏世有畜龙……有陶唐氏既衰 , 其后有刘累 , 学扰龙于豢龙氏 , 以事孔甲 , 能饮食之 。 夏后嘉之 , 赐氏曰御龙 , 以更豖韦之后 。 龙一雌死 , 夏后飨之……”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书籍 , 里面所言的“古”必定是较春秋时期更久远的上古时期 , 至少是舜所在的时期 。 从中可以看出:远古时期 , 龙可谓如牲畜一样随处可见 , 因此催生了相应的职业:畜龙氏、豢龙氏 , 数量不在少数 。
帝舜在位期间 , 养龙的职业长久不衰 , 既有固定家族长期操持 , 也有家族以外之人慕名学习;这么拼命养龙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吃 , 如同现今的养牛、养猪、养羊一样 , 吃的人还真不少……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龙那时候绝对遍地都是 , 并且在猪、牛、羊到来之前 , 成为了当时人类的食物 。

另外从“秋 , 龙见于绛郊外”这句话可以看出:龙在春秋时期已经非常稀少了 , 因此在蔡墨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之后 , 献子就诧异的问道:“为啥现在见不到了?”对方回答:“每个物存在都有它的天数 。 ”然后又巴拉巴拉说了一通 , 最后说出了一个跟《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书中相同的结论:“龙 , 是水做的生物嘛 , 水中的大官嫌它烦了 , 就不要它了呗……”
如此做一番大胆推测:上古时代的龙已经“水性”十足了 , 之后随着地球固化属性的增强 , 有可能真的跑到了适合它们生存的液化时空去了 。
因此综上所述 , 养龙、御龙、吃龙肉?还催生了相应职业:豢龙氏、御龙氏 , 这说明远古时期 , 龙遍地都是;而龙因为“生于水” , “水”性十足 , 自然不被现代固化科学体系所认可 , 目前很可能是另一时空的产物 。
【养龙、御龙、吃龙肉?还催生了相应职业,远古时期,龙遍地都是?】以上纯属沿着那本书的思想做一番推测 , 至于靠不靠谱 , 只能有赖于未来的认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