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门!全球最穷的地方,走出了一位感动世界的建筑师( 三 )




一有国际友人来访 , 大家都争相拍着胸脯说:“这是我盖的 。 ”后来这所小学被《纽约时报》评为“二战后全球最重要的25座建筑”之一 ,
这所小学的成功 , 还直接促成了2004年教师住房、2008年学校扩建和2019年图书馆等联动项目的建设 , 学校的在读学生人数 , 更是从原先的120名 , 直线上升到了700名!
凯雷的梦想实现了 , 并且是以一种最理想的方式 , 通过众人之手、解决众人之需、实现众人所愿 , 这不仅仅是一座小学 , 凯雷提供了设计 , 村民们学习了技术 , 最终 , 让自己的孩子跨过了 , 数百年间知识立起的门槛 ,
这是通过一座建筑 , 社群互动带来的最佳效应!
03我始终关心的
是人
时间一晃而过 , 9年过去了 , 2004年 , 39岁的凯雷终于毕业了 , 在毕业的那年 , 因为甘多小学的闻名 , 他收到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奖项——阿卡汗建筑奖 ,

他受这个奖项鼓励 , 拒绝了各大公司的邀请 , 在200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凯雷建筑师事务所 , 他离开都市 , 回到故乡 , 孜孜不倦地深耕非洲这块看似贫瘠 , 实则富足的土地 ,


医疗与社会福利中心

就像到世界各地去做演讲 , 筹集资金 , 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的关注点始终是人 , 低收入人群 , 同时也是不断学习并需求灵感创新的人群 , 这就是我们必须探索的东西 。 ”

他始终都秉持着一个理念:“不能因为富有 , 就理所当然浪费材料 。 不能因为贫穷 , 就固步自封不去尝试追求品质 , 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品质 , 每个人都理应享受舒适 , 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奢华’ 。 ”
2004年 , 他设计的教师住房中 , 他专门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 ,
在雨季收集雨水资源 , 用以在旱季种菜 ,
2010年 , 他设计的马里国家公园 , 建筑在天然岩层之上 ,
每个建筑空间 , 都包裹着取材于当地的天然石材 ,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2017年 , 他设计的Lycée Schorge中学 , 拥有一整排的桉树篱笆外墙 , 兼具美观与实用 ,
将在其中学习的学生 , 与外界的酷热完全隔离开来 ,
2019年的图书馆建筑中 , 他从非洲每家每户都有的储水罐得到灵感 ,
实现了光影的灵悦美感和通风的实际效用 ,
或许 , 你在他的建筑中看不到那么多辉煌、奢华 , 但他正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世界 , 即使是最了不起的建筑师 , 也要留心聆听最普通百姓的需求 , 更要实现社区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
用最天然的光线和风雨、用朴实的泥土和石材、用最普通村民的劳作和笑声 , 为儿童提供教育、为病患提供医疗 , 为成年人创造就业机会和培训职业技能 ,

本加河畔学校
他的建筑也没有止步于布基纳法索 , 在肯尼亚、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等地也纷纷开花结果 , 他真真正正建造了一个专属于非洲的家园 , 正如普利兹克奖对他的评词这样写道:“他深知 , 建筑关乎的是目标而非实物 , 是过程而非产品 。 弗朗西斯·凯雷以其全部作品向世人昭示:根植于当地的材料 , 能够创造无限的力量 。


Xylem展亭
他的建筑 , 为社区而建 , 与社区共存 , 直观反映出社区的方方面面——从建造、取材、规划到社区的特质都已融入建筑 。

身处危机中的世界 , 面对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世代更迭 , 他提醒着我们建筑实践继往开来的基石所在:社区意识和叙事价值 , 正如他秉持共情之心、满怀自豪之情向世人娓娓道来的叙述——建筑可以成为一座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源泉 , 带来持久的幸福和快乐 。 ”【|爆冷门!全球最穷的地方,走出了一位感动世界的建筑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