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血液病学专家周剑峰:钢铁侠、桥梁和带来光的人( 四 )


早上八点 , 拎着简单早餐自6楼办公室直奔7楼病房 , 乌泱泱的大查房队伍里 , 总是先听病人讲感受 , 再听主管医生的意见 , “一切以病人的感受为准” 。
一下午的门诊满满当当 , 南方人的精打细算在治疗方案制定中淋漓尽致 , 直到晚上7点 , 门诊还有零星的病人等待咨询 。
晚上则可能是个难眠之夜 , 细胞增殖反应、饮食不当进ICU、神经毒性说胡话的病人 , 都需要他再一次折返到病床前 。
直到离世前 , 周剑峰每周还要来往于同济医院的3个院区 , 每周出4次门诊 , 详尽掌握全科的住院病人情况 。
“周剑峰太拼命 。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邱录贵说这句话的时候 , 卡壳了好几次 , 才确定用这个词 。
很难想象 , 一个全国学科带头人的医生 , 要一个一个过问病人 。 “都劝他 , 少拼一点 , 但病人找到他头上 , 他就对自己不太在意了 。 ”
周剑峰的微信昵称是“钢铁侠” 。
钢铁侠式的英雄实践似乎注定只有 “燃烧自己 , 才能照亮别人” 。 谦逊、低调的周剑峰 , 或许不愿被打上英雄色彩 , 但通过众多讲述者的记忆碎片还原 , 他与同样为科技引领者的钢铁侠同样经历了以技术和拯救为题的短暂的一生 。
周剑峰倒在了血液科医生的黄金年岁 。 遗憾的是 , 现实中没有能让心脏重新跳动的晶体管 。
于焕焕、李琳、严胜男|撰稿
陈鑫|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ID:HealthInsight)
【追忆血液病学专家周剑峰:钢铁侠、桥梁和带来光的人】尊重原创版权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侵权责任自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