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了全新的道德诠释


康德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了全新的道德诠释


文章图片

【康德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了全新的道德诠释】
康德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了全新的道德诠释


文章图片


康德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对人性进行了全新的道德诠释


文章图片


回顾西方哲学史 , 我们不难发现 , 自从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 西方思想家们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 , 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及“自身的独特性” , 展开各种“追问和解答” 。

总的来说 , 西方思想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论述 , 无非有以下几种模式:或者性善论 , 或者性恶论 , 又或者是一种表现为中间状态的宽容主义 。
在性善论者看来 , 人类历史是一个从恶向比较善、从野蛮向文明不停顿地迈进的过程 , 这种进步的动力 , 便是源自于人类向善的本性 。 持这种观点的有斯多葛学派 , 以及塞涅卡和卢梭等 。

但康德指出 , 尽管这种向善的本性不是源自经验 , 但它很可能只是性善论者“做出的一种好心肠的假定 。 其目的在于 , 在还能够指望人心中 , 有一种这方面的自然基础的情况下 , 孜孜不倦地催发、也许潜在于我们心中的向善萌芽” 。
而在性恶论者看来 , 世界的开端是天真无邪的 , 那时的人们宛如生活在天堂一样 , 甚至是过着一种与天国中的存在者们 , 同在的更幸福的生活 。
然而 , 他们却禁不住诱惑 , 为了满足自己的感性欲望 , 不惜让这种幸福转瞬即逝 , 取而代之的是向恶的不断堕落 , 并且越来越严重 。 如基督教的原罪说 , 以及霍布斯和叔本华关于人性的论述 , 等等 。 在他们看来 , 人的本性是恶的 , 人类所有时代的历史 , 正是对这种表现为恶的人性的最好诠释 。

但康德认为 , 这种人性本恶的理论是奠基于经验基础之上的 , 并不具有客观必然性;除了上述两种非此即彼的严峻主义人性论外 , 还有一种持折中态度的宽容主义人性论 , 主张人就其族类来说 , 可能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 , 或者既是善的也是恶的 , 或者部分是善的部分是恶的 。
与对严峻主义人性论的批判不同 , 针对宽容主义人性论 , 在康德看来 , 对人性的宽容态度 , 不仅可能导致道德虚无主义 , 甚至有可能最终消解掉道德自身 。
康德没有直接对人性的善恶做出定论 , 而是首先站在先验理性主义的立场 , 以人的自由为基础对人性进行了一种全新的道德诠释 。

在康德看来 , 人的本性指的是在实践的观点上 , 内在于人且先行于一切实践行为的、不能也不必探究它产生自何处的一种主观根据 , 是奠基于自由之上 , 并通过遵循道德法则对人的自由本性的一种显现 。
通过批判传统的人性论思想 , 康德揭示出了人性概念的自由本质 , 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道德人性论 。
首先 , 在康德看来 , 人的本性不是指那种 , 将人作为外在于自身的他物自然而然地生成的、生而具有的东西 , 毋宁说那样的人性 , 仅仅指的是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者 , 所具有的原始本能、感性冲动和欲望 , 是一种排除了自由意志 , 或“人为”的本源地位、与人的主体性自由、无涉的自然天生的素质和类能力 , 是一种本能 。

缺少自由奠基的人性 , 不仅无所谓善恶 , 并且最终还会导致人作为理性存在者 , 所应具有的道德生存维度的缺失和尊严的败坏 。 因此 , 康德指出 , 凡论及人之本性者皆出于道德 。
也即是说 , 在康德看来 , 人的本性只有以自由作为基础 , 才可能言其善恶 , 也只有将人的本性建基于自由之上 , 才能彰显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 , 所应具有的道德生存维度和尊严 。
其次 , 康德强调 , 所谓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在逻辑上 , 先行于任何具体行为的主观根据 , 并且这种掩藏于行为背后的主观 , 根据自身“总又必须是一个自由行为” 。 将人的本性作为人类具体行为的主观根据 , 是康德对人的本性做出的一种 , 区别于传统人性论的先验解读 。

在康德看来 , 要想避免传统人性论 。 将人的善恶评价建基于经验基础之上 , 所带来的困难 , 就必须在对人的本性做出评价之前 , 首先对它进行先验的考察 , 从而为之寻求一种先天的存在根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