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捷径?NASA将测试最新发射装备,是否值得中国参考?( 二 )



另一个补充则是尽量将其建设在高原地区 , 因为高原本身就已经有了基础高度 , 而且空气更稀薄 , 速度衰减也大幅度减少 , 更是节省了能量 。
但最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假如使用火箭的话 , 究竟能在如此高的“离心力”作用下还不会解体 , 比如这台设备的尺寸如下图:

自由女神像的净高约为46米 , 其头部到足底与发射设备直径相当 , 约为35米总有 , 假设将其加速到3.5千米/秒 , 那么一枚250千克重的火箭会遭遇多大的“离心力”呢?
大约为:19670.8吨-力
估计绝不可能是薄壳型结构的液体火箭 , 这种装备在如此极端的离心力下早就解体了 , 一定要是反复加固过的固体火箭 , 甚至在如此强大的离心力下 , 内部已经被反复固化的固体燃料都可能重新分配 , 实在够呛 。

显然这也不可能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 人在这样的设备内 , 还没有发射就已经“解体”了 , 估计最多也就只能用来发射个超级坚固的卫星玩玩 , 要么将这个“摩天轮”直径扩大几十倍 , 将所受到的“离心力”降低 。

真正有前途的低成本发射系统
这种离心发射系统优势明显 ,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 , 是否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 毕竟我们的思路并非局限能在这个“离心发射”上 , 但这种创新的思维还是可以考虑下的 , 我们的方法也许更彰显科技感!

电磁发射系统
电磁弹射系统近几年来已经成熟了 , 建设一个巨大的环形真空隧道 , 比如30千米半径的隧道上逐渐加速 , 等到其适合极加速并且将超出人体承受的“离心加速度”范围时 , 将其引入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加速轨道进行极加速 , 然后出口则在某个高原 , 比如青藏高原某座海拔超过8千米的山顶 。

【飞向太空的捷径?NASA将测试最新发射装备,是否值得中国参考?】此处空气比较稀薄 , 真空管道可以降低阻力 , 另在开口处约一段1千米左右的隧道设置两个气闸 , 杜绝外界的空气进入隧道 , 避免每次抽真空成本太高 。

这种状态下 , 加速度导致的过载可以在人体承受极限下 , 整体舒适度会比较高 , 适合载人飞船发射 , 同样也适合发射非生命载荷 , 笔者估计再过几年类似的发射系统一定会登场 , 毕竟现代的火箭发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 而风电、光电等电能却在白白浪费 , 能让这些电能用来发射近地轨道航天器 , 那真的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