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智慧评审的研究分析

text":"自《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 ,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在我国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应用 , 招标人能否选择优秀的施工企业 , 取决于科学合理的评审办法 , 取决于专家评审的责任心和专业评审能力 。 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标评审办法及专家评审现状梳理分析 , 提出构建建设工程招标智慧评审的思路和方法 , 希望在招标投标工作中逐步推进智慧评审 , 从而进一步提升招标投标工作质量和效率 。
一、建设工程招标评审办法及主要内容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 “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 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七部委令2001年第12号)第二十九条规定 , “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 该规定就《招标投标法》关于中标人应当符合的条件 , 明确给出了相应的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 通过招标文件约定、专家评审实现 。 目前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 , 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应用最为广泛 。
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文件细化评审内容 , 九部委出台了《〈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九部委令2007年第56号) , 其中《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规定了综合评估法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两种方法评审内容 , 如综合评估法包括:投标文件的形式、资格、响应性评审是否符合相应要求 , 以及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投标报价均采用量化评分;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主要对投标报价进行评审 , 是否存在不响应招标清单或低于成本价的情形 , 其他内容采用符合性评审通过 。
自《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实施后 , 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各自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或范本 , 范本内容、评审方法突出各行业自身招标特点 ,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细微差别 。 如安徽省建设工程使用住房城乡建设部2010年出版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公路工程使用交通运输部2018年出版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水利工程使用水利部2009年出版的《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运行还不够规范 , 围标串标、诚信缺失行为时有发生 , 而建设项目一旦批准立项 , 加快招标建设就成为必然 。 所以面对市场状况以及项目本身的需要 , 招标人一般比较重视招标文件编制和评审办法选择 , 在招标资格条件、类似项目业绩、项目人员素质以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更多、更高要求 , 尽可能地选择“综合评估法”评审方法 , 希望能够招到较好的施工队伍且中标价格合理 。 招标人的美好愿望能否在招标中实现 , 还要取决于投标人能否做到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投标 , 取决于评标专家能否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评标 。
二、专家评审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评标专家的资格及组成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 , “评标专家应符合下列条件:(一)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满八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二)熟悉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 , 并具有与招标项目相关的实践经验;(三)能够认真、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职责” 。 在评标实践中 , 有少数专家达不到规定的能力和素质 。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 ,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 , 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 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 , 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 在招标实践中 , 评标委员会组成形式一般能够满足法律法规规定 , 但实际评标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
(二)评标专家的管理及使用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 , “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建综合评标专家库” 。 据此 , 评标专家库只能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建立 , 并应当从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中抽取 , 设区的市、县级政府不得建立评标专家库 。
目前 , 各地进场交易项目交易中心负责评标专家的抽取 ,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评标专家库建立、管理和培训 。 虽然评标专家在申请入库的前 , 需要经过审核、测试、培训等环节 , 但由于存在招标项目类别多、专业复杂以及各地交易系统差异化等原因 , 部分专家(尤其是新手)被抽到评标时 , 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窘迫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