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带状疱疹医案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以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显着神经痛为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的“蛇串疮”、“腰缠火丹”、“火带疮”等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本病西医病因明角,即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对症治疗为主 。
【临床应用】
沈氏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其中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及疗程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均<0.01) 。随访30日,治疗组未发生后遗神经痛,对照组有4例发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6.%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方法: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120g,当归、川芎、熟地、桃仁、红花、地龙各3g,赤芍丹参各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0.2g/次,5次/天 。7天为1个疗程 。连续观察2个疗程 。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 。剂量、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同时外用炉甘石洗剂 。
【病案举例】
刘某,女,65岁,1999年5月10日初诊左侧腰部起集簇性水疱,疼痛1周 。以西药阿昔洛韦静脉点滴3天无效,疼痛剧烈如针刺 。诊见:言语低微,少气懒言,面色晦暗无华,左侧腰腹部呈带状分布集簇性水疱,部分为血疱,疱液混浊,触痛及自发痛,舌淡暗、苔薄黄,脉弦数 。诊为带状疱疹,证属气虚血瘀,湿热阻络 。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50g,白芍30g,车前子15g,川芎6g,地龙、当归、桃仁、赤芍、红花、龙胆草、甘草各10g服2剂后疼痛大减,能安然入睡,水疱、血疱部分干枯守方服12剂,诸症悉除 。
安:本例患者年迈体衰,气血虚弱,瘀血阻络,湿热瘀滞于皮肤腠里之间,发为水疱、血疱 。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酌加龙胆草、车前子清肝胆湿热,合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而获效 。
本病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 。对一般带状疱疹或病症初期,无论是单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效果都比较理想,病症稍重者一般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应用外用药,则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药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带状疱疹医案】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在治疗时应兼顾并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其常见并发症为结膜出血、化脓性结膜炎面瘫及影响听神经的病变,特别是易发于年老及体弱患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也容易发生,所以治疗中应当酌情加入一些补虚扶正之品,如人参、甘草、当归、黄芪之类,补阳还五汤在这方面亦有兼顾作用 。另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发生率极高,其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故于下节专门论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