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血卟啉病医案、配方
血卟啉病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血卟啉病医案、配方】血卟啉病(血紫质病)系由先天性卟啉代谢紊乱,卟啉前体或卟啉在体内聚积所致 。常有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有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光感性皮肤损害等 。卟啉主要在红骨髓和肝内合成,根据卟啉代谢紊乱出现的部位,分为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和肝性血卟啉病二类 。
前者较少见,属儿科学范围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根据卟啉的病理生理,当血红素生成障碍,失去负反馈作用,就失去对a-氨基酸酮戊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操纵基因发生突变,失去正常的抑制,使a-氨基酸酮戊酸合成酶的活性异常地增加,酶的缺陷,如尿卟啉原Ⅲ辅合成酶缺乏,卟胆原不能转变为尿啉卟原置而只形成尿卟啉原1,以致产生多量的型异构体,或尿卟啉原合成酶缺乏,卟胆原不能转变为尿卟啉原等,均可产生多量的卟啉和卟啉前体,而导致本病 。肝性血卟啉的临床表现可分为:①急性间歇型 。以腹痛、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多见 。②迟发性皮肤型 。卟啉的共同特性是能吸收400mm范围的光波 。卟啉及其衍生物吸收光波后被激活而放出荧光,破坏皮肤表皮细胞溶酶体,因而产生皮肤病变、红斑、水泡、湿疹、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 。③混合型 。兼有前二型症状 。④遗传性粪卟琳型 。有家族史,临床特点是粪便中排出粪卟啉Ⅲ增多而无症状,但在巴比妥、眠尔通等药物诱发下可出现急性间歇型症状,个别可有光感性皮肤损害的表现 。肝性血卟啉病其腹痛酷似胆绞痛、肠绞痛及肾绞痛,易误为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病 。凡遇原因不明的阵发性腹痛,痛剧而压痛轻,伴有便秘、尿色红,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应考虑此病,查尿卟胆原试验可确诊 。
【病案举例】
赵氏疏肝理气为治则 。以柴胡疏肝散加延胡索为主 。主方:柴胡10g,陈皮10g,川芎10g,香附10g,枳壳10g,芍药10g,延胡索15g,甘草5g 。随证加减 。临床治愈:腹痛等临床症状消除,尿色正常,尿卟胆原试验阴性 。痊愈: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 。赵氏85所选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38岁病程4天至4年 。均以阵发性腹痛为主症,排红色或棕色尿 。腹痛多突然发作,并可自行缓解 。
部位均以脐周为主,牵及两胁 。呕吐2例,便秘10例,纳差8例,光敏性皮肤损害1例,腹部压痛3例,肌力减退4例,不同程度头晕、失眠、精神抑郁等神经症状8例,脑电图检查中度弥漫性异常1例 。尿卟胆原试检均阳性 。结果:13例均治愈 。3~5天显效,12天左右临床症状消失,尿卟胆原阴性,平均疗程2周8例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 。
按:血卟啉病最主要症状为腹痛,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气滞血瘀为其最根本的病因,而在气滞血瘀中又以气滞为常见肝主疏泄,经曰:肝通于目,肝气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肝郁气滞,升降失序,气府闭塞,精血不能上承则见青盲、暴盲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胃气上逆财见恶心呕吐、脾胃气滞、脾胃湿热、阻滞气机 。
腑气不通则见腹痛、便秘 。肝主筋,肝有疾筋失其濡养,故见下肢痿软乏力 。肝郁气滞可导致精神抑郁,故笔者以疏肝理气法为本病治疗大法 。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为主 。柴胡白芍人肝经,疏肝解郁,清热为主;香附、枳壳疏肝理气;陈皮、川芎均为理气药;白芍与甘草配合缓急止痛 。全方既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腹痛,又能透解郁热,治疗肝郁热结之症,通理肝脾,调整气机,通行血脉,化解湿热 。加之对症加减通腑、清肝、平肝潜阳之品,而达到治疗血卟啉病的目的 。药效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明显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延胡索提取物延胡素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加之对症加减通腑、清肝、平肝潜阳之品,而达到治疗血卟啉病的目的 。药效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明显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延胡索提取物延胡素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
推荐阅读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抑郁症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高脂血症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高血压病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原发性低血压医案、配方
- 心绞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冠心病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水肿医案、配方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脂肪肝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