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产后缺乳医案

【病案举例】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产后缺乳医案】赵某,女,30岁,农民 。1995年7月5日初诊 。患者1周前顺产1男婴,分娩时出血约200ml 。近4天来,两乳胀痛连及胁肋,上肢活动及翻身时乳痛更甚,乳汁色清而少,产后恶露少,色紫暗,时有小血块,无臭秽气,纳少,二便调 。舌淡红,边尖有散在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缓 。因患者产后周余即投以生化汤3剂,药后患者恶露略多,余症从前,乳汁仍少,乳痛乳胀如前 。自思生化汤为产后常用之剂,主证未除是为药力不达,瘀血尚未祛尽 。
治法:活血化瘀为主,通经下乳为辅 。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各10g,川芎、桔梗、柴胡、枳壳、香附、炮山甲、王不留行各8g,甘草3g 。
3剂后乳胀痛明显减轻,婴儿可吸吮少量乳汁,效不更方,复投3剂 。服1剂后即觉乳胀痛消失,乳汁明显量多,并见恶露量多,色泽暗红 。思产后正虚,过于逐瘀则常伤正,遂改用益气养血行瘀之剂,以后乳汁如常人 。
按语:产后缺乳症一般多以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论治,然此例因产后致瘀,瘀血内停,影响气血运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乳络阻滞不畅则乳汁量少,此时必先治其标,祛瘀除陈后方可调补,新血内生则乳汁方可化生 。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产后缺乳因瘀血停留,气脉壅滞,其乳必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