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急性阑尾炎医案

【小柴胡汤加减治急性阑尾炎医案】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常见病之一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开始多在中上腹脐周围阵发性疼痛,10小时后以转移至持续性右下腹疼痛 。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局部肌紧张,结肠充气(Rovsing)征阳性,结合发热及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作为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依据 。
中医学称之为“肠痈” 。肠痈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伤过度、外邪侵袭、情志所伤,病机主要为肠道气滞血凝、产生瘀血停聚而成痈肿 。急性阑尾炎的病位主要在肠腑,恢复期或转为慢性者可影响脾胃 。其病邪属气阻、血瘀、热毒(湿热)等实邪所致,三者互相转化,互为因果 。肠道气滞血瘀是共同的病理基础;瘀而化脓是肠痈的重要病理环节;而邪热的轻重、正气的盛衰、是决定病变发展的关键因素 。急性阑尾炎多属里热实证,但在重症或转为慢性者常显虚实挟杂证,恢复期可现虚证 。肠痈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 。疼痛的位置先在脐周,约经数小时至一两天逐步转移至右少腹部 。疼痛的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阵发加剧,尚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腐成脓及热毒炽盛,故应以行气祛瘀、清热解毒及通里攻下为主要治则 。
【临床应用】
姜氏1应用以小柴胡汤为主配以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急性阑尾炎50例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对单纯性阑尾炎肌注庆大霉素8万单位,2次/日,口服甲硝唑片0.4g次/日,1周为1疗程 。对化脓性阑尾炎及对阑尾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应用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 。基本中药方:柴胡、黄芩各12g,半夏9g,延胡索12g,川楝子、甘草各9g,白花蛇舌草15~24g,白芍15~45g,金银花30~50g,蒲公英30g,地榆15~24g治疗结果: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其他辅助检查正常计40例占80%;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白细胞恢复正常 。其他辅助检查基本正常或仍有轻度异常 。仅右下腹有深压痛及残留条索状硬块9例占18%;无效:自觉症状不减轻有加重的趋势而中转手术治疗1例 。总有效率为98%
【病案举例】
1.某男,65岁,农民 。1968年4月17日会诊,右下腹部疼痛5天,呕吐频作2日,恶寒发热,神志清楚,表情痛苦 。检查:肝脾未扪及块状物,上腹部柔软,叩有鼓音,右小腹部(麦氏点)有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 。体温39.3℃,白细胞总数12500/mm3,中性粒细胞87%,淋巴细胞10%,单核细胞3%诊断:阑尾炎,动员手术治疗,病者年岁已高,全身情况较差,家属不遂邀会诊 。察视:面色苍黄,身体瘦弱,头痛呕吐,口苦而渴,两胁胀闷,不欲饮食,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黄,苔白舌红,脉细弦而数,证属气机郁滞,脏气不通,壅滞成痈 。遂以党参30g,黄芩10g,柴胡10g,花粉20g,白芍20g,银花30g,红藤30g,野菊花30g,大黄10g,苇根30g,半夏10g,竹茹20g 。急煎频服,外以玄明粉10g,分三次药汁冲服 。再诊:煎服上药2剂,腑气已通,呕吐已止,疼痛大减,能进稀粥 。以原方去竹茹、苇根、大黄,加延胡索10g投之 。三诊时,患者面带喜色,言谈自如,腹隐痛时作,体温36.8℃,白细胞总数7500/mm3,中性粒细胞降至65%,单核细胞2%,投人参10g,黄芩20g,当归5g,柴胡10g,炙甘草6g,白芍20g,延胡索10g,大枣10g,野菊花20g,带药5剂出院,回家煎服以便调养 。22.王某某,女,9岁,学生 。1992年1月5日初诊,患者右下腹疼痛拒按伴有发热恶心呕吐1日 。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苔黄,脉弦数 。诊断为“肠痈”,西医属“急性阑尾炎” 。此属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湿热内蕴,导致肠道气滞血瘀,瘀滞热积不散 。治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处方:柴胡黄芩、法半夏、生大黄(后下)、川楝子各12g,丹皮、延胡索、桃仁各10g,金银花30g,蒲公英20g,甘草3g 。文武火煎服 。1剂/日,服用3剂后疼痛大减,继服6剂,疼痛消除 。
3.刘某,女,15岁 。2002年5月6日诊 。患儿素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每次发作给予甲硝唑、青霉素输液治疗 。已反复3次近2天腹痛又作,来院经外科诊治建议手术切除 。其已临近中考,怕耽误学习,要求保守治疗,转诊于余 。刻诊,右少腹疼痛,发热,口苦心页、不欲食,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病为热郁少阳,疏机不利 。治宜清泄少阳,活血解毒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18g,黄芩15g,半夏、党参、甘草各12g,薏苡仁30g,败酱草18g,方,续进6剂,病愈而安,随访至今无复发 。2)发热除,效不更桃仁12g,丹皮15g,水煎服,药进3剂,腹痛减
按:本案虽主症为腹痛,但其疼痛的部位在少腹,为少阳经所辖,并伴有口苦心烦,不欲食之少阳证,故而辨为少阳郁热,用小柴胡汤清泄少阳郁火,加薏苡仁、败酱草热解毒;桃仁、丹皮活血化瘀,使热解瘀化病除而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