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妊娠恶阻医案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呕吐,轻者仅晨起后恶心呕吐,重者稍进食即吐,或不食亦吐,吐出物呈泡沫黏液,或胆汁及血液,呕吐继续则脉搏加快皮肤干燥,尿少,呈现气阴两伤的严重症候,即脱水或酸中毒表现 。
【临床应用】
杨氏15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20g、生姜10g、大枣5枚、炙甘草7g、竹茹15g、砂仁10g、藿香10g、伏龙肝约100g,先用水2大碗煎伏龙肝,数沸后去泥用水煎上药,煎成150ml左右,分数次于半小时内服下,1剂日煎2次 。有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现象者加太子参30g代党参、麦冬25g、乌梅10g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顾氏16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药用:柴胡5g、法半夏12g、黄芩10g、党参15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若少气懒言者,加白术、茯苓;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者,重用半夏,加茯苓、陈皮、白术、砂仁;呕吐酸水或苦水,胁胀嗳气,心烦口苦,苔黄者,加苏叶、黄连、竹茹乌梅;舌红口者,加北沙参、麦冬、石斛;若呕吐严重,导致气阴两亏的严重症候,可配合生脉饮、增液汤,并结合西医输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3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4疗程 。
戴氏以小柴胡汤治为基本方,药用:柴胡12g、黄芩12g、制半夏10g、党参12g、甘草5g、生姜5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呕吐停止即停服 。
姜氏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5g,黄芩10g,半夏12g,人参10g,竹茹15g,苏梗10g,黄连3g,炙甘草3g,生姜10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杨氏观察病例:8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7岁,初次妊娠恶阻者72例,2次以上者13例,发病最短者7天,最长者103天 。
疗效判定:痊愈:呕吐消失,进食后亦无恶心呕吐发生,连续观察1月无复发者;显效:服药后呕吐明显减少或停止,但进食不当有时仍可发生,观察1月未见加重者;好转:服药后,呕吐次数减少,但仍呕吐;无效:服药后无变化或有加重现象治疗结果:服药最短3天,最长者15天,一般为5~7天,痊愈78例,占91.7%,显效5例,占5.9%,好转2例,占2.4%,总有效率100% 。
顾氏观察病例:55例,发病年龄23~29岁50例,30岁以上者5例,发病孕期6~9周40例,10周以上15例,病例诊断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 。治疗结果,痊愈(呕吐停止,饮食正常)43例,好转(呕吐减轻、能进部分饮食)10例,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黄疸,终止妊娠)2例,总有效率96.4% 。
戴氏观察病例:10例,孕妇年龄21~31岁,平均25岁;其中初次怀孕6例,经产妇4例 。均因妊娠而剧烈呕吐,经西药常规处理无效后求助于中医 。所有病例服小柴胡汤1剂后呕吐即减轻,3剂后呕吐即停止 。如呕吐数天后复发,可原方再服,疗效仍十分显著 。
【病案举例】
罗某,女,24岁 。1996年5月2日初诊停经54天,脘腹满闷,恶心欲吐,神疲肢软,头晕思睡,不欲饮食 。近4天来,口涎增多,呕吐日甚,食入则吐,有时饮水也作呕,口苦咽干,心烦多梦,舌苔薄黄,脉弦滑 。尿妊娠试验阳性 。诊为妊娠恶阻 。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方宗小柴胡汤加减 。服3剂后,呕吐得止,胃可纳谷 。
【小柴胡汤加减治妊娠恶阻医案】安:治疗本病一般中医教科书及有关妇科临床书籍,均以辨证分型治疗,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来说并不困难,对初学中医的人员来说尚存在一定困难,不易掌握 。有鉴于此采用加味小柴胡汤不分型治疗,亦取得满意疗效 。小柴胡汤原治疗伤寒少阳证及妇人热人血室等症 。妊娠恶阻的很多症状类似少阳证,在此方基础上加竹茹、藿香、砂仁等增强降逆止呕、温中清热化湿之功的药物,尤其加用伏龙肝一味其效更佳,无论寒热虚实病证,用之均效 。另有认为,小柴胡汤中柴胡疏肝解郁,法半夏、生姜和胃化痰、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黄芩清热安胎,临床凡政见呕吐心烦、不思饮食,胸胁胀满、脉弦滑者,均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多取良效 。另有认为,小柴胡汤中党参、大枣益气健脾,柴胡、黄芩清肝和胃,制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故应用于妊娠剧吐效如桴鼓,屡试屡验 。但要中病即止,因小柴胡汤中有半夏,虽为制半夏或姜半夏,其毒性大减,但总恐其多用、久用、剂量过大而有伤胎元另有认为,小柴胡汤全方辛开苦降,调和胎气,药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胎安逆降,恶阻痊愈 。
推荐阅读
- 小柴胡汤加减治带下病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月经先后无定期医案
- 月经期中风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抽搐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闭经溢乳综合征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痛经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情志异常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泄泻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感冒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头痛医案
- 小柴胡汤加减治崩漏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