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9:57 , 神十三乘组顺利返回地面 , 返回舱呈直立姿态平稳落地!
2021年10月16日 ,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天和核心舱 。 半年内 , 航天员们顺利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 , 两次“天空课堂”讲课 , 还组织了天宫画展、春节跨年以及迎元宵活动 , 为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神十三乘组返回地面!返回舱直立着地,航天员出舱后如何再适应?】在太空“出差”期间 , 三位航天员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 还充分利用了太空资源 , 发挥了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 。 如今 , 三名航天员终于返回地面 , 并且“感觉非常良好” , 在这里也祝贺本次返回任务圆满成功!
国内首次尝试“快速返回方案”从撤离空间站到降落东风着陆场 , 航天员们究竟是如何返回的呢?
据专家介绍 , 本次神十三返回舱采取的是“快速返回方案” , 这也是我国首次实施径向撤离 , 其优点是节约了绕飞时间 。
“快速返回”到底有多快?全程仅要几个小时!在此前神舟十二号的返回任务中 , 返回舱从太空到落地大约耗时28个小时 , 返回前绕飞11圈 , 等待时间较长 。 相比之下 , 本次返回的过程更加迅速 , 也更加安全、高效 , 创下了中国航天返回试验的又一个先例 。
在返回之前 , 神舟十三号飞船还有两次姿态调整的任务 , 第一次调姿后将分离轨道舱 , 第二次调姿后进行返回制动 。 推返分离后 , 返回舱调整配平攻角 , 最后进行发动机反推 , 确保返回舱安全着陆 。
从发射到返回的过程
姿态调整完成后 , 接下来的返回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步骤一 , 撤离空间站 。 首先 , 航天员需要关闭神十三载人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的双向承压舱门 , 将载人飞船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撤离 。 其次 , 航天员的日常工作服需统一换成出征前的宇航服 , 这是应对大气层恶劣条件的必要措施 。
步骤二 , 等待指令 。 准备就绪后 , 航天员随即进入值守状态 , 等待接收返回的指令 。 在此期间 , 地面指挥中心会结合气象条件、通讯状况等确定返回时机 , 航天员则负责执行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工作 。
步骤三 , 舱段分离 。 神舟十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构成 , 返回舱位于中间段 。 在舱段分离时 , 首先分离的是轨道舱 , 推进舱则继续为返回舱提供下降动力 。 最终 , 返回舱被送入预定返回轨道 , 推进舱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脱离 。
神十二舱段分离示意图
步骤四 , 进入大气层 , 高速下降 。 进入大气层后 , 返回舱处于高超音速状态 , 表面金属与大气剧烈摩擦 , 底部可达到上千摄氏度的高温 。 此时 , 舱内的震动、噪声都处于过载状态 , 对航天员而言是最大的考验 。
高速摩擦还会产生等离子体鞘套 , 进而改变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 因此在距离地面20~100km的高空中 , 返回舱内还会出现通信中断现象(对应区域即为“黑障区”) , 失联的状况会持续4~6分钟 。
推荐阅读
- 神舟十三号返回,天宫空间站何时完工?只需不到9个月时间
- 《Science》强大而快速的水凝胶执行器!
- 感觉良好三人组,太空出差183天,今天返回地球
- 神十三即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 或许仅需4-6个小时便可返回地球
- 神舟十三号经典时刻!
- 神十三即将返回!空间站组合体仅剩两舱,天舟三号什么时候撤离?
- 我国航天员需严格选拔,马斯克却能让70岁老人上天,是它更先进吗
- 生物神经元具有精细复杂的形态结构,可以有多种膜电位和离子通道
- 为什么中国宇航员回家走陆路,而美国总走水路?缓落技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