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22临沧深度茶山行丨冰岛现状、昔归藤条、曼岗石生和神秘的绿水塘( 五 )


就自己在邦东的见闻来看 , 邦东依旧是一个价值洼地 。 昔归茶已经站稳了临沧茶区一线山头 , 但曼岗、娜罕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
当然 , 邦东地区的基础建设 , 也有待加强 。 等邦东的路好走了之后 , 好茶园加上好路 , 茶价还会高速增长 。
随着墨临高速的全线贯通 , 昔归茶在去年大涨 , 古树茶价格几乎涨了一倍 , 要不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 可能还会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 昔归的高速增长 , 充分发挥名山带动作用 , 让曼岗、娜罕等其他邦东茶也受益 。
从茶园来看 , 曼岗石生茶园 , 茶树态势生长良好 , 茶树较为匀整 , 而且茶园中也很少搭钢管脚手架 , 茶园比较漂亮 , 个人比较喜欢 。

石生茶特点 , 紫梗、茶芽不显 , 中华茶友会供图
在方老师的引荐之下 , 也和智德鸿昌的创始人张广义进行了交流 。
张总深耕云南茶山 , 用心经营云南石生茶 , 精心研发的石生茶品“卧龙”、“凤鸣”受到了消费者们的喜爱 。 方老师我们一起碰撞的时候 , 还想出了“云南石生茶 , 云南实在人”的slogan 。
希望邦东茶更进一步 , 也希望像智德鸿昌这样踏实做茶的企业能更进一步 。
肆·绿水塘绿水塘:小微产区的另类出圈之路

藏匿在邦东深山的绿水塘 , 余世刚供图
绿水塘 , 一个神乎其神的小微产区 。 第一次听说这个山头 , 好像是在18年的昆明茶博会上 , 自己还纳闷为什么会有这个小众山头 , 当时价格 , 已经过10000元/公斤 。
关于绿水塘具体在哪里 , 普洱茶圈有两种不同说法 。 一说在勐库 , 另一说在邦东 。 有人言之凿凿说绿水塘在勐库下磨烈 , 并跑到那里直播带货 , 关于地名的解释也很简单 , 因为在下磨烈的茶园里能看到冰岛湖 , 湖面泛光呈绿色 , 所以叫绿水塘 , 于是很多人就说绿水塘是下磨烈 。

绿水塘古茶树 , 余世刚供图

绿水塘茶品 , 余世刚供图
在昔归 , 遇到了临沧古树人家昔归茶厂的余世刚余总 , 他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
据余总分享绿水塘不是勐库茶区的茶 , 而是他在邦东大雪山下发掘的一片古茶园 。 2009年的时候 , 他就买断了绿水塘80%产量 , 只有少部分茶树在其他人家手里 。 绿水塘因为生态环境很好 , 茶品品质佳 , 一经推出就受到客商喜爱 , 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
关于外界传得神乎其神的绿水塘 , 余总觉得没那么神秘 , 之所以对一些任意到茶园拍照直播甚至采摘的人限制!只是不想让一些乱卖茶 , 特别是卖假茶的从业者炒作搞乱!早在2012年 , 余总就在绿水塘茶园里挂了禁止私自上树采摘的警示牌 , 但每年还是有些人 , 跑去茶园直播、拍照等 , 却基本没买茶!
作为绿水塘小微产区发掘、打造者 , 余总觉得绿水塘是一个小地名 , 地名重名的也多 , 混淆也正常 , 但和勐库下磨烈发生关联 , 确实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 余总目前还没去过磨烈 , 也不理解为什么勐库也有绿水塘 , 他开玩笑地说 , 可能是同名异地吧!普洱茶本身就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包容性 , 有更多的从业者宣传、推广绿水塘是好事 , 作为绿水塘的发掘人 , 还是挺自豪的!

位于临沧茶马古镇的乡村茶书馆 , 余世刚供图
余总是个很有情怀和远见的普洱茶从业者 , 这些年专注于茶山开发和原料供应 。 因为爱茶 , 离开了让人欣羡的新闻工作岗位 , 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茶的世界 , 业余时间喜欢鸟类摄影 , 在临沧还创立了云南省第一家乡村茶书馆 , 收集有1000余册与茶相关的书籍 , 曾经也在中东的阿联酋、伊朗、沙特 , 非洲的南非 , 肯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家推广云南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 。
学习之旅:行路与读书 , 同样重要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一样重要 , 只有声临其境 , 才能写出真实可信的文字 。 只要出发 , 会有新风景 。
这次的茶山之行 , 是一次全新的学习之旅 , 在双江和饮瓦舍听杨凯老师讲临沧茶的历史 , 在临沧随杨凯老师一道拜访百岁老人 , 在邦东体验团茶制作 , 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
杨凯老师在和饮瓦舍给和饮号的伙伴及好友分享了一堂精彩的课程 , 为大家分享了临沧茶的历史脉络 , 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 , 严谨的考证 , 为大家描摹了一张临沧茶恢弘的画卷 。

与和饮号团队(部分)合影
“虽然茶山较为遥远 , 但茶山间的联系与互动却是一直存在且频繁的” , 杨凯老师的一席话 , 一下解开了自己的困惑 。 随后在昔归有幸看到珍贵历史资料 , 验证了杨老师的这一结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