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男怕五月,女怕腊月 。这俗话是有些道理的,指出男女的一些特点及心理上担忧 。怕是反映在心理心态上的 。五月忙种夏至,是盛夏热极之时,腊月小寒大寒,是隆冬冷极之候 。男阳刚易折,女阴柔易断 。人与物都怕不及与太过,适中恰如最好,不及与太过都成问题,特别是太过,物极必反,太过问题更大 。

人应适应自然,认识自然,遵循自然,避免不及或太过 。男阳刚气盛性急,是优点也是缺点,凡事有两面,男人在五月盛夏酷热之时劳作就要注意了,不注意不小心,就易阳亢奋太过出问题,男易中暑 。所以有男怕五月之说,一是说男人在热盛之时劳作不要太过,一是暗指男人在夏天,那个男女云雨事也得小心慎着点,不然,也会热盛太过而出问题的 。所以,男人在热盛之时,日夜劳作不要太过,易出事,正因为许多男人不懂这理,常在五月出事,就警诫说,男怕五月,让男人引起重视,有所防范,少出问题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女阴柔而寒,与男阳刚而热同是一理,只是相反之而已 。寒寒太过也是大问题 。所以女人要重在防寒太过 。纯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刚柔相互为调为济才好 。女人特别怕在最寒冷之生产,那是对大小都不利,要特别注意升温保暖,不要冷冻着落下病根,所以有说女怕腊月 。女人生娃,如能在孕前算好,不要在最寒冷之时生产,那对大小安康都是有利的 。南方冬下太冷,尚可,北方太冷,又在最冷之时生娃,麻烦事必会多些 。仅从这点说,女就足怕惜月了 。

男怕五月,女怕腊月 。实在是从另一面告诫人:做事要看天时地理人情,千万不要干不及与太过离谱之事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不是本人说多嘴,大多回答均难对正题 。

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这于人的生理与医学无关 。它表现的是三侯概念 。物侯气侯与时侯 。月为时侯,热冷为气侯,务事(做事)也为物侯 。其这句话的本意为:男人忙于五月,女人忙于腊月 。

五月里,桃杏飘香,早瓜上市 。而五月正是端午前后,忙种之时 。忙种者是忙于收割麦子,又忙于衬墒种豆种谷等,是为忙种 。那么男人为何怕五月呢?在古代或旧社会,农人二月中耕锄地,三月开始造场(土地上面用人拉石磙盘土场,为收麦垛垛打麦场用之) 。小满末或忙种节气初开始掂镰下地割麦子 。一般情况下要抢收兼抢种,收要抢在雨前面,下雨或连阴雨麦子难有好收成,没法割也没法打 。女人们起五更带干粮带双镰去割麦,个个累的腰酸背疼 。而男人何以怕呢?只因过去少牲口没车,庄稼全靠男人们肩挑背扛运回场里,而地块与场的距离近者里把地,远者五六里,一趟来回就十多里地,不说一亩或几亩了,即是二三分地的麦子,一家按成人父子两个劳动力下地挑麦捆,一挑挑一百斤,算算得挑多少挑子,怎会不累死人,怎会不怕呢?而把麦子挑场里后,入夜还要上垛 。次天五更又要下地 。麦子割完运回家,先垛垛,接着衬墒先种秋,玉米,豆子,秫秫,栽红薯,芝麻,棉花,烟叶和黄蔴等,日夜难以休息 。白天种秋,中午打场麦,喝罢汤再去扬场,还得装口袋,抽空还得晒麦,那五月里男人的光景别提了 。累死累活也得咬牙干呐!可女人也不轻闲呐,半夜多一点便起来做早饭,吃吃刷刷再喂喂畜生,接着下地割麦,小晌午收工回家不能休息便又做中午饭,吃了还下地,干了还做,做了还干,基本天天如比,此现象一般一忙一百多天,直到收罢秋又安了麦方有喘息的机会 。

而女人怕腊月者,是说农民农活忙过之后,男人们可以有时间休息或玩乐了 。过去除了出外经商做小买卖的部分男人外,大多男人是没大事可做的,又不似现在外出务工 。男人们也就是喂喂猪牛羊,打个草鞋,编个秫杆席,竹席,笛席,编个篮子,掐个茓子(圈粮食用的窄长席),刨个树根,够个干树枝,下地刨个小红薯,拾个牲囗粪等,除此之外无啥可忙 。而女人则不同 。秋庄稼收完,麦子又种上后,女人们便是打棉花,晒棉花,抓紧时间轧棉花,轧了棉花弹棉花,弹了棉花套棉衣,做棉被以供家人一冬春的护身温暖 。这之外,便是把轧了的棉花搓成花筒,再用纺车纺成线,这是一冬的主活,日夜不停需百天劳作 。不说白天,单就入夜后,男人们入睡了,妇女们大多怀揣娇儿,坐在纺车前,点个洋油灯,纺车不停地吱吜吱忸地响着,一圈圈地转着,有时一晚可纺二个线穗子,大多纺到后半夜,孩子在怀中可睡两梦眬 。那寒风,那凉气,那脚手冻的别提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不干不挨冻受冷不中啊!从十月开始到寒冬腊月的百十天里,女人还不说其它家务,天天就是如此熬的 。待开春后,天气稍微曖和些时,又开始落馍汤面降线了,降了线便经线,经了线又印线,把经线印到杼和综(Zeng)上便为完工,专待织布了 。女人在十月至腊月是最受罪的纺花成线的阶段 。第年开春一至二月,是降线,经线,印线,上笼缚上(一个个细小二寸长的竹筒上,以备织布十梭子上用) 。到了三月,女人们大多开始上织布机上织布了,线少者织一匹十天半月,多者月儿四十天 。布织成后,进染房染色,后男人可外出卖布,女人可在麦收前在家为孩子们做衣服做鞋穿 。

尽管农忙时,男人们累的要死,可农闲时,女人们又累的要命呀!

其他网友观点

问题: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特别多,正因为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深刻悠远,是劳苦大众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参照,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所以流传不息 。男怕五月,女怕腊月也是如此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男怕五月 。

五月是农村最忙累的季节,收割、播种、锄草 。其中尤以打场最累 。以前没有机械,畜力也少,全靠人力,早上把收割的麦秸松散铺满场地,中午还得反过来晒,待到半下午最热的时候,七八个人拉着石滚(碾子),深一脚浅一脚一圈圈来回碾压,气喘吁吁,挥汗如雨,还不敢赤脚短袖 。一是麦芒特尖,都说针尖对麦芒,麦芒扎人似流氓,特别容易扎手脚,又疼又痒;二是麦康沾上也特别痒,有汗也不敢用手擦,只能忍着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这时候是五月夏至前后,太阳北回,阳光最毒,打场又必须在阳光灿烂、温度最高的午后,因为天凉了碾不下来麦子壳 。衣如蒸笼汗如雨,没亲身体会者不可言传 。打完还得扬场、装袋、运回家,都是重体力活,体格不棒的男人撑不下来 。一亩麦子收割一天,晾晒打场一天,晒干装缸一天,非常辛苦,若逢阵雨更得拼命抢收,很多男人都累伤了 。所以有“男人最怕收麦忙,又脏又痒累断肠”之说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女怕腊月 。

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北风潇潇,滴水成冰 。因临近年关,准备年货,杀鸡宰鱼、淘米洗菜,这些都是女人的活 。以前讲究过丰年,馍要蒸一筐、肉要晒一挂、丸子等要炸一大盆,女人从早忙到晚,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蒸馍,手不断接触水,冻的又红又肿,护理不好甚至冻的裂口累累,满手伤疤,可谓是相当劳累和凄惨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不少女人因落下月子病,见冷沾凉水浑身疼痛,可又不得不忍痛干活,可谓是相当难受 。还有就是老人最容易在腊月生病,体弱者整天卧床不起,女人每天得端茶倒水、洗衣送饭,严重者甚至昼夜伺候,寝食难安,可谓是相当辛苦,所以她们最怕过腊月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