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类:一个拼凑的专业大类到底有何存在意义,报考需慎重( 二 )


至于行星科学 , 这是2021年新设专业 , 目前还没有高校招生 。 这又是一个神奇的专业 , 在我们国家的研究生专业目录中 , 同样没有这个专业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_13745-2009) , 涉及行星的学科比如行星物理学、行星际物理学、比较行星学 , 基本上放在了天文学下 。 只有行星大地测量学 , 放在了地球科学学科下 。
通过这个行星科学的专业类别划分 , 大家也许就明白 , 所谓的地球物理学 , 在大家心目中比较认可的定义就是“地球测量学” 。
再明显不过了 , 这就是一个拼盘的本科专业类 。
第二 , 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开始变得“现代化” , 报考地球物理学专业依然要慎重随着计算机的出现 , 地球物理学也实现了高速发展 。 以至于现在很多地球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 在学习过程中把更多精力花在了计算机和软件有关知识的学习之上 。

这也难怪 , 我们在看很多高校关于地球物理类专业的介绍中 , 都强调本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由物理学、地球科学、勘探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知识单元组成 。 不过 , 这里所说的只适用于地球物理学这个专业 。

计算机学得再好 , 甚至已经具备了码农级别的编程水平 , 也只不过是兴趣爱好产生的知识技能 , 并不代表必然具备转行当码农的前提条件 , 所以报考地球物理学不能把转行码农作为参考理由 。 在小编看来 , 如果实在无奈或者出于爱好 , 报考了这个专业 , 那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 争取成为高精尖人才 , 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 。
至于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则有一套几乎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组成 。 比如 ,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核心知识领域由空间物理、空间探测信息处理、行星科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大气科学等知识单元组成 。

相对来说空间科学与技术开设高校更少 , 但实用性更强一些 , 有着专门的对口单位就业 。 某省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 , 该省有89名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 , 就业率超过98% 。 就业率高的原因 , 大家应该能猜到 , 这个专业基本上都是为特殊行业定向培养的 。
至于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和行星科学 , 属于特设专业 , 尽量还是不要报考未考 。
第三 , 硬着头皮先把学历学位拿到手 ,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另谋出路如果已经不幸成为这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怎么办?
【地球物理学类:一个拼凑的专业大类到底有何存在意义,报考需慎重】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参考对策 。 小编的建议有三点:
如果您纯粹就是为了一个学历 , 真的没有必要纠结 , 其实这个专业学习起来还是挺有意的 。
如果您有一颗上进的心 , 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 本科生就尝试保研到相对热门一些的专业 , 或者考取其他专业研究生;研究生的话 , 同样可以考虑跨专业 , 大不了可以参加一些不要求职业经历的实用性资格证书 , 比如注册会计师 。

如果您觉得自己哪方面都一般 , 就是等着毕业找工作 , 那也不要气馁 , 想办法在学校好好学习争取按时毕业 , 然后多参加一些公务员考试 , 或者寻找一些要求不高、前途看好的职业 。
当然 , 这三点建议 , 只适用于不愿意再继续学习地球物理学专业的那些朋友 , 至于空间科学与技术、防灾减灾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适用 , 喜欢地球物理学的朋友同样不必在意小编的建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