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 康德最终所强调的是 , 知性作为“本源的先验统觉”的根本性作用 。 这就使得想象力与知性 , 处于一种暧昧模糊的关系之中 , 以致于后来海德格尔认为 , 康德最终推崇知性贬低想象力 , 是一种服从笛卡尔主体哲学传统的做法 。
范畴的先验阐明在康德处原定的任务 , 是对先天概念何以能够合法地运用到对象的证明 , 用康德的原话就是:“对概念能够先天地和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所作的解释” , 基于“一般经验可能性的诸条件 , 同时就是经验对象之可能性的诸条件” , 这种认识论条件与存在论条件合而为一的情况 , 我们必须讨论范畴的先验阐明 。
但在先验演绎部分里 , 康德并未真正完成这个任务 , 他只是从先验统觉方面 , 说明了范畴应用于现象中的可能性 。 但在这个演绎中 , 我们依然能够找到时间的痕迹 。
表象的时间关系 , 是主观演绎中三重综合的绝对基础 。 在“直观中领会的综合”中 , 康德以作为一个经验事实的时间意识 , 作为整个演绎的起点 , 在我们的经验中 , 直观的杂多最终具有在时间上的区分 , 这个时间意识是一种经验事实 。 要领会到这种杂多 , 必须首先知觉到这种杂多的统一性和杂多性 , 这是一种领会的综合 。
康德由此开始发展到想象中的再生综合 , 和概念中认定的综合 , 最终完成主观演绎 。 时间意识是支撑起主观演绎的一个支点 , 其之所以可能 , 在于时间意识本身作为一种事实是不可质疑的 。
推荐阅读
- 美丽的土星环,是在日渐老去,还是青春永驻
- 行星捕手:中国组建的小行星防御系统是什么?对近地又有何影响?
- 龙飞船返回!4名游客结束17天太空旅行,为什么要开四伞?
- 四个你或许无法接受,但世界上已被证明的神奇理论,有哪些?
- 是谁安排好了宇宙的一切?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究竟发现了些什么?
- 毅力号拍摄到火星卫星从太阳前方掠过的影像,火星日食的光景
- 我国将建小行星防御系统,可控制太空资源,美国已捷足先登,太空将是G2天下
- (科技常识):人造太阳
- 神秘的“虫洞”原来是这样的!黑洞和白洞之间的桥梁,到底有多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