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空”的青山集团,亏损超500亿?知情人说出实情


被“逼空”的青山集团,亏损超500亿?知情人说出实情


文章图片


被“逼空”的青山集团,亏损超500亿?知情人说出实情


文章图片


被“逼空”的青山集团,亏损超500亿?知情人说出实情


文章图片


被称为世界镍王的青山集团 , 属于我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和镍矿提纯企业 。 低调的青山集团却因为被逼空一事 , 频频被推上热搜 , 这次逼空事件使青山集团元气大伤 。 知情人透露这是继中航油石油事件和株洲冶炼公司事件后 , 国外资本对我们的又一次“围剿” 。 国外资本皆以为青山集团要一败涂地的时候 , 它来了场漂亮的翻身 , 以高价购买镍矿 , 解决了这次危机 , 但是青山集团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亏损超过500亿 。

青山集团实力雄厚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电力、汽车等领域 , 以高额的营业收入跻身世界500强的行列 。 青山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很谨慎的 , 这次为何会掉入国外资本的“陷阱”呢?
这次逼空事件不仅使青山集团受到重创 , 还造成青山集团重要的合作伙伴华友钴业开盘几分钟闪崩跌停 。 青山集团创始人表示 , 其实之前就留意到国外资本的动向 , 做了一部分应对工作 。 所以这次资本战争虽然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 但是仍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 并且国家也在出手帮助青山集团 , 希望它能尽快摆脱这种困境 。

到底是谁逼空了青山集团?大家纷纷猜测是瑞士的嘉能可集团 。 嘉能可集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 它成立于1974年 , 主要从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物、原油等业务 。 嘉能可集团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 它完全可以左右好多商品的定价 , 被称为大宗商品交易的巨头 , 它有绝对的实力逼空青山集团 。 为了求证真相 , 好多记者赶到嘉能可集团 , 得到的却是该集团否认的答复 。
我们来回顾一下青山集团逼空事件 。 青山集团拿出20万吨现货镍在伦敦交易所做了空头 , 因为个别国家的冲突 , 镍无法交付 。 外资就趁机逼仓 , 镍价暴涨 , 青山集团面临巨大危机 。 然后伦敦交易所暂停镍交易 , 这就给了青山集团足够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 最终在国内相关方面的助力下 , 通过多种渠道青山集团调配到充足的现货进行交割 。 截至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是谁 , 青山集团真是有苦说不出 , 虽然取得了胜利 , 但是也背负了500亿的债务 。

看到青山集团事件 , 不禁又让人想起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 。 中航油是国内最大的航油供应商 , 本来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 却以期货形式做强原油储备 , 结果遭到国外资本的绞杀 , 中航油不得不一直追加保证金 , 最后亏损5.5亿美金 , 走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 。 同样有这种能够遭遇的还有株洲冶炼公司 。 这个公司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自身的管理上 , 内部管理混乱 , 员工越权交易 , 不顾公司大局 , 购买了大量期货 。 这个漏洞被国外资本发现 , 不能按时出货 , 最后赔付了巨额的违约金 。

一次次被外国资本架空的案例都在警示我们 , 经营公司要谨慎 , 公司内部制度要严格规范 。 国外资本纷纷涌入国内市场 , 就是在伺机而动 , 准备随时“饱餐一顿” , 然后大胜而归 。 我们要时刻警惕他们 , 只要我们做好自己 , 让他们无机可趁 , 他们自然就会铩羽而归 。

近几年来 , 铁矿、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 原材料价格都在大幅上涨 , 导致期货套保的市场普及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 理想情况之下 , 这种套保既可以平抑商品价格波动、平滑企业利润 , 甚至还能够改善企业财务表现 。 但是 , 现实往往要比理想更加残酷 , 目前 , 在国际局势呈现风云诡谲、全球性高通胀又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 , 期货领域尤其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风险性、波动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 我们应该正视这种风险 。

【被“逼空”的青山集团,亏损超500亿?知情人说出实情】在经济局势紧张 , 国内外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 , 我们要想获得长远地发展 , 必须首先要自身变得强大 。 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 , 还要有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 。 管理企业 , 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和意识 , 风险和收益并存 , 不能高估收益而低估甚至忽略风险的存在 。 还要完善对法人的监督和管理 , 建立对决策者的制衡机制 , 防止管理层独断专行 。 希望经过青山集团逼空事件 , 大家在企业经营上能更谨慎 , 科学管理 , 量力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