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文章图片

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文章图片

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文章图片

喜马拉雅山|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1997年 , 冯小刚拍了一部电影 , 里面提到了这么一个构想:说是用炸药 , 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一道50公里宽的口子 。 然后把印度洋上的暖风引入内地 , 让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

值得一提的是 , 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 , 并不是电影杜撰 , 而是有着历史原型的 。 众所周知 , 我国的大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相当恶劣 , 常年干旱少雨 , 黄沙漫天 。 这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生产发展 , 许多人为了生存 , 不得不背井离乡 。 而在南亚次大陆上 , 却是气候湿润 , 降雨充沛 。 温和的气候 , 让南亚充满了生机 , 鸟语花香 , 绿意盎然 。
南亚和我国西北的环境差异 , 主要源于大气环流 。 南亚次大陆毗邻印度洋 , 有着大洋暖风浸润 。 每每季风吹来 , 印度洋上的水汽便可顺流直上 , 为南亚次大陆带来充沛的雨水 。 而我国的大西北深居内陆 , 远离海洋 , 得不到水汽滋润 , 自然也就没什么雨水了 。
这时候有人就在想 , 要是让印度洋上的暖风吹进内陆 , 那么大西北的干旱问题岂不是就能解决了 。 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 , 喜马拉雅山脉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槛 。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西部边陲 , 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 。 印度洋的水汽想要北上进入大西北 , 这里乃是必经之路 。
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 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 。 这样的高度对于印度洋的水汽而言 , 乃是不可翻越的 。 因为在翻越高山的过程中 , 水汽的温度会因为海拔的升高而不断降低 。 水汽遇冷凝集 , 然后化成雨落下 。 在气象学中 , 我们往往会称这一过程为“脱水” 。
水汽脱水的高度是有限的 , 正常情况下都是在海拔2000米以下 。 而即便是水汽充足 , 加上地形配合 , 脱水高度也很难超过4000米 。 很明显 , 这样的脱水高度 , 是无法翻过喜马拉雅山脉的 。 他们通常最多只能爬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半山坡上 , 然后就变成雨水落到地上了 。 而正是这个原因 , 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带来了充沛的雨水 , 甚至连世界雨极都在这里 。

总而言之 , 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水汽北上的拦路虎 , 是改变大西北气候的最大阻碍 。 如果想要把千里戈壁变成万亩良田 , 那就得解决喜马拉雅山脉的这个障碍 。
于是“炸开喜马拉雅山脉 , 改造大西北” , 在上世纪90年代成了一个相当热闹的话题 , 许多人都在讨论 , 其中不乏一些风云人物 。 比如著名企业家牟其中先生就提出:用炸药给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道口子 , 将缺口的海拔降到4000米以下 , 然后引印度洋暖流进入大西北 , 让沙漠变绿洲 。
牟其中这个人可是来头不小 , 他曾是内地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家 , 长期位列内地富豪前几位的宝座 , 甚至在一些机构统计中 , 一度还拿下过内地首富的头衔 。 他的一生相当传奇 , 有过不少轰动一时的大手笔 。 比如罐头换飞机 , 开发满洲里等等 。
有着牟其中这种类人物的背书 , “炸开喜马拉雅山脉”这种天方夜谭 , 即便是听起来再怎么不靠谱 , 那也能吸引大量的目光 。 所以 , 冯小刚将其放到电影中去 , 那也不足为奇了 。

好了 , 这时候我们回到问题上来 。 如果依据“炸开喜马拉雅山脉”这么一个说法 , 珠穆朗玛峰存在与否 , 似乎对于我国的气候影响就会比较大 。
因为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 , 是阻碍印度洋水汽北上的关键路卡 。 只要珠穆朗玛峰消失 , 那么就相当于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了缺口 。 如此一来 , 前面牟其中的大胆想法 , 无疑就能变成现实了 。
事实上 , 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 不管有没有珠穆朗玛峰 , 都无法对西北气候造成明显影响 。
首先你得知道 , 喜马拉雅山脉不是一堵墙 , 而是一座南北长2500公里 , 东西宽约300公里的巨大山脉 。 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上最高最雄伟的山峰 , 但也只是喜马拉雅山脉群峰中的一员 。 在珠峰的前后左右 , 依旧还有峰峦叠障 , 群山阻隔 。 也就是说 , 珠穆朗玛峰的消失 , 并不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缺口完 , 顶多就是相当于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间挖了一个坑而已 。 和牟其中他们所设想的水汽通道 , 还有着相当长的的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