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大叔用酒养猪,上市后却无人购买,后靠“醉猪”年赚3000万( 三 )



它庞大的身躯背后赫然出现了十几只小猪仔 , 身上颜色分别是黑色和褐色的 。
家人这才想起 , 散养在树林内的公猪大部分都是被阉割过的 , 按理来说它们不可能在野外环境内生下小猪 。
更让众人感到吃惊的是 , 这位猪妈妈带领小猪仔与另一位带仔的猪妈妈汇合 , 她们两位猪妈妈已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 共同抚育着一大群小猪 。
正当大家试图近距离观察黑猪时 , 意外突然发生了!
强光手电筒的灯光在黑暗的树林中 , 吸引了大量的飞虫 , 而黑猪在捕食这些飞虫时 , 无意中撞到藏在树缝里的马蜂窝 。
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马蜂 , 将他们一行人给打的措手不及 。
傅国文在回家的路上告诉家人 , 黑猪在树林里散养 , 通过吃草和吃树叶 , 就能省下30%的饲料 , 如果再算上酒糟的话 , 它的饲料成本仅有普通养猪场的一半 。
每年光在饲料钱上 , 傅国文就能省下300~400万元 。
由于黑猪一年四季都在树林里自由活动 , 猪肉的品质也会比家养猪肉质更加紧实、鲜嫩 。

时间飞逝 , 转眼间就到了傅国文第一批黑猪出栏的日子 。
眼看着黑猪长得又肥又壮 , 傅国文原以为能把它们卖个好价钱 。
结果到了屠宰场以后 , 那儿的老板根本都不收 , 并且给出的理由也很让他感到哭笑不得 。
屠宰场里的猪都是规模化生产 , 里面的白猪个头大小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
黑猪的品质虽然很好 , 但它们各个儿都大小不一 , 最大的有四五百斤 , 最小的能有一百多斤 。
再加上 , 白猪的毛刮完以后几乎光洁无暇 。 而黑猪的毛囊已经深入皮肤里面 , 即便是刮掉也留下一个个黑点点 , 光是在卖相上 , 黑猪就不如白猪 。
直到这时 , 傅国文才恍然大悟!这几年 , 他把精力都放在应该如何养好猪 , 却从没想过自己该怎么卖出去 。
那猪场里的几千头猪应该何去何从呢?
傅国文心里清楚 , 销售渠道不管对于他的酒厂还是黑猪来说 , 那都是不可或缺的命根子 , 可他却忽略了这一点 ,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正当所有人都在怀疑傅国文是否会放弃黑猪时 , 他居然再次利用酒找到了黑猪的销售渠道 。

靠黑猪年入3千万
魏岩是哈尔滨某商贸公司的老板 , 他也是傅国文在哈尔滨市的一位白酒代理商 。
2014年的一天 , 傅国文登门拜访了魏岩 , 但他这次却不是来谈白酒生意的 。
二人先是友好地寒暄了一番 , 傅国文随后对魏岩表明了来意 。
“你这是整啥啊?不卖酒跑去卖猪肉啦?”魏岩看到满满一箱子猪肉 , 不由得打趣道 。
原来 , 魏岩的公司除了卖酒以外 , 肉食、副食等产品的销量也很不错 。
而傅国文带来的猪肉熟食包装 , 让他眼前一亮 。 常年和肉食打交道的魏岩如何看不出 , 这肉的品质比寻常猪肉要好上许多 。
傅国文带来的猪肉纹理像大理石一般错综复杂 , 好似日本的和牛纹理一样 。
反过来再瞧瞧寻常猪肉 , 肥瘦分明 , 摸上去软趴趴的 , 这样对比下来它确实没有黑猪肉卖相、口感好 。
没等傅国文多介绍几句呢 , 魏岩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 允许傅国文将黑猪肉送到自己公司内代售 。
傅国文酒厂的代理商是常年日积月累下来的资源 , 遍布全国各地 。
从魏岩这儿合作成功后 , 傅国文一鼓作气 , 与全国各地二三十家代理商建立了猪肉代销关系 。
除此之外 , 傅国文还利用黑猪肉开发出几十种哈尔滨特色熟食 , 也通过代理商销售 。

黑猪肉被运输到长三角地区进行售卖 , 虽然运输成本会增加 , 但傅国文用酒糟来喂猪 , 会降低部分成本优势 。
再加上他所饲养的散养黑猪肉质紧实 , 自信满满的傅国文认为黑猪肉一定能够畅销!
2016年 , 傅国文的猪场共出栏10000头黑猪 , 光是销售额就已达到了3000万 。
傅国文告诉家里人 , 未来他要继续利用酿酒和养猪之间的优势互补 , 把这种养殖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 乃至全国各地 。
后来 , 傅国文带领村里人一起养猪 , 平均每户人能达到年薪5~6万元 , 因此也与更多人携手共助乡村振兴 。
傅国文之前只是个平平无奇的酒厂老板 , 可他在养黑猪以后的所作所为要是说出去 , 肯定会让人哄堂大笑 。
都说创业一定要把产品搞好 , 可经过傅国文这件事看下来 , 如果没有好的销售渠道 , 也有可能会因此失去赚钱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