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元宇宙,与中国有关”
text":"主持人:王老师 , 您能否从专业科普的角度 , 给我们讲一下 , 云宇宙的前世今生和目前发展的阶段 。 您与《三体》作者刘慈欣以前有过面对面的精彩对话 , 那么《三体》与元宇宙有何碰撞?
王启亨:首先 , 我要在这里正式为“刘慈欣怒批元宇宙”辟谣 。 我与刘慈欣在私信交流时 , 大刘表示他从未对元宇宙发表过评论 。 下面这段广为引用的刘慈欣怒批元宇宙的报道并非出自刘慈欣本人 , “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 , 而内卷的封闭系统的熵值总归是要趋于最大的 。 所以元宇宙最后就是引导人类走向死路一条 。 ”大刘和我都希望业界不要再把它作为刘慈欣的评论来引用 。
2018年 , 我和刘慈欣在乌镇的“区块链世界大会”上就星际宇宙共识和区块链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 。 这是刘慈欣第一次参加区块链活动与区块链行业人士互动 。 刘慈欣说他在写《三体》的时候其实是并不知道区块链这个名词和技术 , 但是从广义上来讲 , 区块链确实有科幻色彩 , 虚拟世界渐渐成为和现实社会齐平的世界 。
那么 , 既没有评论过元宇宙 , 又在写《三体》时不了解区块链这个元宇宙基础技术的刘慈欣为何会被人称为中国元宇宙架构的第一人呢?原来在刘慈欣描述的三体世界里 , 三体人之间的交流是镜面映射 , 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 , 可以互相读取对方的思维 , 这是三体人的先天生理结构 , 这种透明化思维是三体文明的基础 , 也是区块链的基本特征之一 。 每一个个体都是天生的区块链节点 , 所有节点都可以通过透明化思维点到点完成网络连接 。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区块链超级文明 。 刘慈欣关于超越多重宇宙、高维时空的宏大叙事让读者叹为观止 , 包括攻读过美国西北大学天文学与物理学博士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计算机科学博士的我 。
我在2003年首次定义了Web3.0之后 , 迄今为止我一直在致力于实现区中心化One World One Web的Web3.0 。 为此我还在2018年初创建了Universal Connectivity and Consensus Organization(宇宙连接与共识组织UCCO) , 我觉得人类(文明)之间不仅需要连接 , 而且必须有共识 。 2018年初次与刘慈欣对话前会面 , 我特别担心我们之间没有共识 , 他在三体里写的宇宙文明遵从的是黑暗森林法则 , 而我在追求的是区块链精神和宇宙的连接与共识 。 但是我们交流的情况比我想象中乐观 , 刘慈欣对我说《三体》毕竟只是部科幻小说 , 人类生活在广袤的宇宙里一定会有很多的共识 , 而太空中的共识肯定要考虑到光的传播速度 , 而这些要点恰恰是设计SmartMesh生态光谱公链、Layer2光子网络和可以超越TCP/IP因光速限制而在太空里超时的MetaLife星际社交网络时已经考虑过的 。
在2018年的世界区块链大会上刘慈欣表示 , “区块链用数字在虚拟世界里建立一个很稳固的信用系统 。 以前信用系统大多是由强大的权力机构建立 , 比如国家 。 信用系统以前在虚拟世界还没有 , 现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了 , 使得虚拟世界也有了信用系统 , 可以说向前迈了一大步 。 基于这个信用系统 , 虚拟世界就可以做很多现实世界能做的事情 。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自己可以发行货币 。 以前现实世界发行货币 , 只能由国家发行 , 这样的话 , 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 , 向前走了一大步 。 ”
“按照这个进程 , 可能某一天到了一个节点(里程碑) , 虚拟世界将变成现实 , 而现实世界将变成虚拟世界 。 到那个时候 , 我们的生活都会在虚拟世界里完成 。 那个时候你如果在现实世界待的时间太长 , 那对生活是不负责任 。 就像现在成年人的网瘾一样 , 我觉得这一天不会太远 。 ”
我们看到虽然元宇宙Metaverse这个复合词在1992年就被《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凭空造出来了 。 但是即便到了2018年 , 元宇宙这个词鲜有人知 , 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元宇宙里也没有区块链的概念 。 元宇宙的火爆是2021年在NFT数字资产概念大火之后被Roblox上市市值的飙升激发出来的 。 而Web3.0作为元宇宙进化的核心技术架构在进入2022年后进入公众视野并火的一发不可收拾 。
2018年乌镇区块链世界大会那天 , 我们每个参加对话的人都留了一句话 , 我留的是:“未来从今天开始” 。 因为 , 那时SmartMesh已经科幻般地完成了无网通讯和SMT离线支付 。 巴比特创始人、著名科幻作家长铗在大会上提到“星际文明之间要建立共识 , 有一个难点是延迟通讯 , 没办法超越光速 。 这会不会影响共识和信任 , 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当时SmartMesh已经完成的点到点mesh网络与包容延时(DTN)layer2光子网络的离线支付就是解决跨时空共识的元宇宙核心技术 。 当中心化的Twitter和Facebook都依赖于中心化的服务器 , 而无法让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人们进行社交的时候 , MetaLife却可以在行星之间构建起One World One Web , 让人类的社交网络可以通过DTN(延时包容协议)Pub相连 , 让地球人类与火星移民可以共用同一张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 这也是为什么MetaLife被称为星际社交网络 , 它也是人类Web3开放元宇宙的基础 。
推荐阅读
- 2022数博会将举办“数据流通交易与市场培育论坛”
- “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吗,难道仅仅是一个概念?如何通俗理解它
- 奔驰商务车中的“美学大师”维努斯星航,探索太空置身宇宙
- “女生光脚穿高跟鞋脚不臭吗?”
- 女子提供上门“服务”,被侵犯后从宾馆房间逃出,女子:裤子都没来得提好!
- 太阳系有四道“墙”,人类可能永远无法脱离,难道我们被圈养了?
- 好莱坞明星噩梦,18岁“雌雄大盗”疯狂作案震撼美国人
- 遇到“领导”要求转账?且慢!新郑警方又侦破一起“冒充领导”网络诈骗案
- 伊朗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拟从德国调运现钞后,经济似乎将由穷转富
- 男子探访“网红直播基地”被吓到,主播群魔乱舞,像进了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