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我国文物保护的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 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 所以后来的历次发掘基本都是配合基建需要 。 崧泽遗址博物馆可以说是目前公众唯一能够看到、可供回溯当年崧泽考古发掘痕迹的处所 。
崧泽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本文现场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遗址所在的青浦区崧泽村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 周围河港交错 , 农田棋布 , 这仍能反映在当下崧泽遗址博物馆周边生态中 。
走过崧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 站在通往遗址博物馆的石桥上 , 底下是一条东西向的小河流 , 河道很窄 , 未经修整 , 沿河岸成片的芦苇弯弯曲曲向远处延伸 。 某一瞬间曾幻想这条小河是否就是数千年前远古先民临河而居、围猎捕鱼、繁衍生息的那条河流 。 不过当年崧泽遗址的发掘者之一 , 上海博物馆原考古部主任宋建笑着对澎湃新闻解释说 , 随着地理地貌的自然变迁 , 河道的流向也是会发生改变的 。 这条小河不能说跟古代全无关系 , 也不能说就是崧泽文化时期的河流 。 不过在1980年代末他参与考古发掘时 , 这条小河就存在了 。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前的小河流
崧泽遗址博物馆周边环境
如果将古代上海和崧泽遗址置于更广大的地理环境来看 , 远古上海 , 濒临江海 , 距今7000年起 , 海岸东扩、陆地抬升 , 开始适合人类居住 , 崧泽这样的水边高地才成为先民最初的生活场所 。
展厅内呈现的上海地理环境 海岸线的变迁
宋建对澎湃新闻介绍说 , 松泽遗址的保护实际上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 , 第一阶段当时的文保理念还比较落后 , 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所占的比重比较低;第二阶段也就是90年代以后 , 文物保护意识提高 , 在建设工作中将文物保护作为一种总体思路在做;到了本世纪 , 随着上海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考古理念的提高 , 考古工作不再局限于生活区 , 埋葬区的勘探和保护 , 更大范围的生产区也被纳入考古和保护视野 。
谈及对当下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思考 , 宋建表示 , 人类通过考古了解自己的过去 , 过去的历史不光只有帝王 , 也有平民 。 遗址博物馆它应该涵盖各种类型 , 有皇城、有帝都、有市镇、有村落 , 有些仅仅就是一个水闸 。 这样子我们的后代才能全面了解几千年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内复原的“上海第一村” , 展现古代先民生活、生产场景
松泽遗址它的级别并不高 , 应该算是一个史前人类的普通村落 , 但是展现了上海这片土地上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 同时 , 崧泽文化的发现填补了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的缺环 , 它为良渚文明达到中国史前文明的一个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在最新揭晓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崧泽遗址又作为33项新石器时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入选 , 足见其对于新石器时代研究的重要意义 。
【百年考古记|发现六千年前上海“第一房”“第一人”】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外观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外观
寻找东晋袁崧墓 , 意外发现崧泽遗址
崧泽遗址博物馆从外观上想要打造的是古老村落的缩影 , 欲将小桥、流水、村落和庭院融入建筑之中 。 展厅入口处 , 仿造的是当年遗址发掘时的地层剖面 , 剖面上浮现着影影绰绰的投影 , 是仿造考古遗存中一些陶器、玉器上的刻划符号 , 同时还有一些陶器和贝壳遗存 。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展厅内墙上模拟的考古底层剖面
馆内展览模拟遗址环境进行展示 , 一部分通过展柜展出崧泽遗址出土的文物实物;另一部分是模拟考古遗址的一些复原场景 , 比如展厅内复原了当年发现“上海第一人”的墓葬场景 , 复原了考古发现的“上海第一井”等 。
通过遗址博物馆的参观 , 也逐渐为我们引出和还原当年的考古发掘往事 。
崧泽遗址位于赵巷镇崧泽村北侧 , 沪青平公路南侧 。 村子的北部有一土墩 , 当地称为假山墩 。 崧泽遗址以原假山墩为中心 , 通过动态的考古发掘 , 分布面积还在扩大 。
崧泽遗址假山墩60年代外景
清代《乾隆青浦县志》记载: “相传晋左将军袁崧冢墓及居址在此 。 ”袁崧为晋朝吴郡(今苏州)太守 , 筑沪渎垒抵御孙恩率领的起义军 , 后战死于沪渎 。 当地村民盛传 , 袁崧被孙恩杀害后 , 皇帝特赐金头葬于此 , 因此称之为假山坟 。 虽然事后的考古发掘证明此处并无东晋时期文物 , 但当年最早的考古工作者将目光瞄向这块区域 , 则与县志上记载的这一带有东晋袁崧墓有关 。
推荐阅读
- 美国研究:标准体温不再是37℃?体温太低或太高,结果会怎样?
- 百万年前的生死隐秘,三十万年前诸天征战,昊天隐瞒的目的何在?
- 人畜无害的壁虎,竟然也是“五毒”之一,这是为啥?
- 为什么地球选择了碳基生命,而不是硅基生命?硅基生命长什么样?
- 苏联“灭世”武器,竟是网球拍?被营销号玩坏的贾尼别科夫效应
- 没能加入中国空间站,NASA仍不死心,要求效仿美国共享月壤
- 为何神农架深处会被列为禁区?存在两个“悬案”,至今无法解释
- 真实数据究竟如何?中国旗舰级太空望远镜:比哈勃视场大350倍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已确定,杨利伟是否也在其中?为什么网友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