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文章图片


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小时候都是把麻将当玩具的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 年轻人的节日(是不是每年的这时候都可以悄悄跟老板要半天假)~听听官方怎么说: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 但并非全民假日 , 仅14至28周岁的青年可放假半天(大部分上班族要emo了) 。

其实 , 在各行各业 , 都有青年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 其作用举足轻重 。
在科学界 , 也有着这么一群热爱科研的青年人 , 他们孜孜不倦 , 他们卓越追求 ,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通往真理的大路上 。

今天 , 蝌蚪君就为大家盘点了几位青年科学家代表 , 让我们一起看看当代青年科学家的魅力吧!


01“青年科学家奖”首位华人获奖者近日 ,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陈辉荣获了由美国实验心理学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 。 该奖项每年最多只颁给四位学者 , 而陈辉也成为了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位华人获奖者 。

陈辉(左一)
陈辉深耕于心理学领域 , 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 , 注意、记忆、意识等认知与神经机制 , 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认知障碍机制与脑基础 。 在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中 , “注意”一直是记忆的开端 , 一个人只要注意到某事 , 对此事的记忆也就随之开始了 。
但是 , 在陈辉团队最近的研究中 , 他发现 , “预期”才是记忆开启的闸门 。 如果将人的记忆过程比作是相机的话 , “注意”就好像是相机的对焦镜头 , 而“预期”才是快门 。 只有符合自己“预期”的事情 , 才会进入记忆 。

陈辉团队理论研究图例
陈辉团队的这一理论成果 , 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精神类疾病 , 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 。 陈辉经常对学生们说 , 科研就像是在爬山坡 , 你会遇到很多挫折 , 你也不会一次就攀到山顶 。 对于当代大学生 , 陈辉认为 , “格局”是学生们在科研中最需要具备的品质 。 对于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 , 只有自己有格局 , 心怀大志 , 才能摒弃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干扰 , 最终做出喜人的学术成就 。
02挑战使我不断成长
汤秋鸿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202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 汤秋鸿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全球变化水文学 , 他不断在陆地水循环与全球变化关系、水安全风险评估及应对等方面提出新的模型、方法和技术 , 为国家水资源研究和利用做出贡献 。

汤秋鸿(右一) , 图片来源:清华校友总会
1997年 , 还在读高二的汤秋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 并填报了清华大学 。 惊喜的是 , 他竟然一战成功 , 由于对“水利”这个专业并不熟悉 , 汤秋鸿有了短暂的犹豫 。 但思考再三 , 汤秋鸿还是决定迎接挑战 。 就这样 , 他走进了清华 , 开启了水利方向的研究 。
近年来 , 汤秋鸿仍在不断挑战自己 , 持续拓展全球变化水文学 。 在他看来 , 单单只靠一个不变的模型来开展批量的重复科研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科研舒适区 。 只有时刻保持创造力和好奇心 , 才能探寻更多的科学未知 。 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 , 汤秋鸿团队成为了一支富有创造性的研究队伍 , 并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发 , 探究更多的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