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2011年7月24日 , 北京嘉德拍卖中心里人满为患 , 在拍完一系列奇珍异宝后 , 就在这时 , 拍卖行推出了这次拍卖活动的压轴产品两把雕龙纹四处头官帽椅 。台下观众齐刷刷地盯着这两件宝物 , 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其中有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弱的老头正在后台观望 , 而他的神情似乎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紧张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文章图片

他就是宝物的主人张志勇 。看着自己的宝贝被推到了不敢想象的高价 , 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这笔钱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 可能是一辈子也奋斗不来的财富 。最终 , 一名投资者给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2300万报价 , 拍卖结束后 , 张志勇有些恍惚 , 他还狠狠掐了自己的手臂几下 。张志勇准备用这笔钱为自己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文章图片

故事的主人公
我们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讲解 。1982年 , 张志勇从工厂退休 , 成了一个赋闲的老人 , 每天过着下棋、钓鱼的生活 , 虽然惬意 , 但没过多久 , 他就有些厌倦 , 总想着发挥余热为自己找点事做 。当时国内正掀起一阵古董热 , 在北京琉璃厂、潘家园等地来教 。古玩的人成群结队 , 其中不乏张志勇这样的退休人员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文章图片

张智勇年轻时便对古董颇有兴趣 , 家里还留着清朝雍正年间的铜板 , 所以他很快就成了一名业余的古董爱好者 , 每天辗转于北京各大民间古玩市场 。和专业人士不同 , 张志勇没有太多资金 , 所以大部分时候都以看房为主 , 很少下手购买 。每天早晨从家里出发 , 在公园里锻炼身体 , 然后沏上一壶浓茶 , 看着古玩摊上人们讨价还价 , 成了张志勇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文章图片

随着时间推移 , 他的经验也逐渐加深 , 开始在古玩市场上淘一些宝贝 , 但基本上是古书、紫砂壶等小玩意儿也花不了太多钱 , 同时能买个乐子 , 这便是张志勇长期坚持的投资哲学 。张志勇也学会了一些讨价还价的技巧 。比如说见到好东西价格谈不成 , 可以直接将钱塞到卖家的手里 , 卖家本来还在犹豫 , 但钱到手以后也舍不得退回 , 于是他便能以相对实惠价格淘到心仪的小古董 。事实上 , 这是商业谈判里的常见套路 , 张志勇在长期耳濡目染中也逐渐习得 , 由此可见他对古玩的确十分热爱 。不过家里人并不同意他的爱好 , 一是浪费时间 , 二是浪费钱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文章图片

天上掉下来的意外之喜
亲戚朋友都说张志勇自从正儿八经收藏古董之后 , 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他开始缩减支出 , 很多喜欢的东西也只能忍着不买 。一天 , 张志勇正逛玩古玩摊 , 一无所获 , 心情有些沮丧 , 低着头缓缓地走在路上 , 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从他身旁经过 , 由于张志勇每天都混迹于这一带 , 早就成了熟面孔 , 中年人便拦下了他 。
开口就说:“我这里有些旧椅子 , 你要送就送你了 , 实在没用也可以当柴火烧 。”随后便指了指车后座 , 张志勇抬头一看 , 只见三轮车上散乱地摆放着一堆木头 , 还有个骨架 , 根本就没椅子的模样 。不仅如此 , 椅面和椅腿都掉了下来 , 与其说是古董 , 不如说是破烂 。这两把椅子的颜色和纹理还算不错 , 回去修一修或许还能用 。抱着这样的想法 ,  , 他就都收拾好带回了家 。张志勇并没有白拿 , 给了中年人几块钱 , 随即两人便乐呵呵地离开了 。
北京老汉捡回2张“破椅子”,还曾遭家人数落,29年后拍出2300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