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进化论是对的,植物为什么不进化得很难吃?果实还是甜的?( 二 )

  • 【若进化论是对的,植物为什么不进化得很难吃?果实还是甜的?】产生毒素
  • 金合欢会产生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物质 , 它在工业上被叫做鞣酸 , 是处理动物毛皮的 。

    小心!有毒
    本来会发烂发臭的生皮 , 被它浸泡后 , 就会变得光滑、干净、韧性十足 , 曾经有羚羊误食死亡的案例 。
    当金合欢感受到长颈鹿在吃自己 , 就会分泌单宁酸 , 以长颈鹿的食量 , 它吃下去的毒素完全能把自己致死 。
    然而 , 金合欢的启动机制有点慢 , 需要十分钟的时间才能将毒素运送到树叶上 。
    所以长颈鹿化身时间管理大师 , 只吃10分钟 , 然后立马转移到下一棵 。
    要说用毒 , 亚马逊的植物才是一绝 , 这里的植物大部分都有毒 , 动物们不吃就得饿死 。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且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
    于是它们要么进化出长长的消化道 , 让食物消化很久 , 彻底分解毒素;要么就去吃土 , 中和植物中的毒素 , 比如蜘蛛猴、金刚鹦鹉、美洲貘等 。
    正是因为这样的协同演化 , 植物本身通常都不好吃 , 可是 , 它们结出来的果实却很好吃 , 这是为什么?
    植物的果实为何很香甜?植物在屋檐下 , 不得不低头 , 为了繁衍后代 , 一向高傲的植物 , 不得不让动物主动来吃自己的果实 。
    植物的果实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 果皮和种子 , 其中 , 种子就是授粉后的受精卵 , 会长出下一棵树 。

    植物果实结构
    但是吧这个种子太大了 , 传粉可以依靠昆虫 , 播种却没办法 , 就要依靠体型更大的传播者 , 植食动物们是不错的选择 。
    于是 , 它们利用最直接的味道 , 吸引动物们来吃 。
    果实的果肉部分含有大量糖类 , 纤维含量少 , 很容易消化 , 但是种子外壳非常坚硬 , 一般的草食动物无法将其完全消化 , 就会把种子拉出来 , 相当于播种了 , 还自带肥料 。
    大部分草食动物都有迁徙的习惯 , 无形中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

    食草类动物的迁徙
    比如生活在大洋洲的鹤鸵 , 作为鸟类它没有牙齿 。
    而且还是一个直肠子 , 吃得快拉得快 , 每天还爱在森林里晃悠 , 有70多种植物依靠它拉屎传播种子 。

    世界上第三大的鸟:鹤鸵
    对于恐怖直立猿——人类 , 果实的诱惑同样很大 , 毕竟我们的祖上就是吃水果的 。
    只不过人类不会把种子吃下去 , 啃到种子部分 , 就直接丢弃了 , 这也是一种传播方法 。
    人类后来发现这些丢弃的果核发芽成长 , 于是学会了种植 , 这一进程 , 直接将果实的香甜度 , 提升了一个维度 。
    人类是如何改变植物果实的?值得注意的是 , 不是任何植物的果实都可以吃 , 能吃的才能被叫做水果 。

    水果是可食用的植物果实
    人类种植水果前 , 也是神农附体 , 基本都尝过了一遍 , 被选中的 , 一定都是植物果实中的佼佼者 。
    人类在培育水果的过程中 , 如果水果不香甜 , 那么就只能被拿给牲畜吃 , 它们的种子也没有利用价值 。
    而香甜的 , 人类自己吃 , 吃完还把种子留下来种植下一代 。

    种植水果的大棚
    下一代基本上都是果实很甜的 , 它们之间授粉后 , 后代不仅继承了父母植株的甜度 , 甚至会青出于蓝 , 变得更甜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瓜 , 西瓜的祖先药葫芦 , 不仅苦涩 , 还有毒素 , 晒干了可以当泻药 。
    人们将其从沙漠中带出来 , 一代一代地挑选 , 最后诞生了又甜汁水又多的西瓜 , 真是一出“苦情剧”演成了“小甜剧” 。

    谁能拒绝夏天在空调房里来上一块西瓜呢
    所以 , 植物果实越来越甜 , 也有人类的影响在里面 。
    植物未来会怎样进化?植物本身变得难吃是为了保护自己 , 这样才能成功授粉 , 产生后代;植物的果实香甜也是为了自己 , 是为了繁衍自己 。
    一切都是为基因服务 , 诠释了“大植物能屈能伸”!
    植物登陆发生在大约4亿多年前 , 一开始植物没有中子 , 而是直接将孢子散播在空气中随缘结合 , 还延续在海洋中的那套 。
    后来 , 有一种高级形态的植物诞生 , 它们是被子植物 。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开花成为了植物繁衍的必备环节 。
    昆虫成为了传粉大师 , 而陆地动物成为了传播种子的“快递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