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光?


AI如何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光?


所谓“信息过载” , 是指互联网上的内容量过大、导致信息无法及时消化 。 但这种情况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原始实验数据上体现得同样明显 。
例如 , 制药企业就需要处理大量数据 , 包括化学分子如何在人体内实际起效 。 生物技术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 例如转基因生物(GMO)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食油微生物在处理石油泄漏时的有效性等 。 医疗设备制造商同样需要权衡设备对于患者的风险 , 外包研究组织(CRO)与外包制造组织(CMO)则负责为生命科学客户提供项目支持 。 种种实际需求下 , 生命科学行业正全面转向人工智能(AI)及其技术子集(特别机器学习) , 希望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




01
何谓生命科学产业?

生命科学产业涵盖一切通过产品和服务改善生物生命体征的研究、开发及制造类企业 。 虽然具体又细分为生物信息学、药妆品、食品加工和营养品等业务子项 , 但生命科学一般可分为四大主体领域:
  • 药品——通过化学研究和合成工艺制造药品 。
  • 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开发产品(例如酿酒) 。
  • 医疗设备——通过仪器、设备、植入物、机器甚至是某些软件来治疗疾病 。
  • CRO/CMO——以外包服务的形式为各类生命科学公司提供支持 。

02
制药:以更低成本快速发现重要药物

总结来讲 , AI及其技术子集在生命科学中的主要应用包括:
  • 搜索并分类数据 , 以寻求可能的新药(药物发现) 。
  • 在对志愿者开展测试之前 , 通过深度学习确定新药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
  • 为临床试验寻找最佳受试者 。
新药研发是一个缓慢且成本极高的过程 , 而且失败概率巨大 。 如今 , AI已经被用于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 , 同时更安全地推进整个探索流程 。

03
生物技术:实现风险可控

AI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也大多适用于生物技术 , 具体包括大规模数据分析、模拟新产品效果、以及管理临床试验数据 。 本轮新冠疫情下 , 已经有一款疫苗的快速研发源自AI技术的有力支持 。
但与制药相比 , 生物技术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 , 生物技术涵盖更多具体产业 , 包括农业、畜牧业、工业等 。 例如:
  • 通过转基因细菌制造人工胰岛素 。
  • 饲养经过 CRISPR基因编辑的动物 , 为患有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病人提供移植器官 。
  • 培育抗病作物 。
  • 通过基因编辑提高奶牛产奶量 。
  • 通过改造原料和微生物特性研发新的酒水品类 。
  • 【AI如何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光?】从大豆等作物中提取生物燃料 。
其二就是涉及多种原材料 。 由于同生物相关 , 人们更担心技术失控问题 。 转基因微生物很可能会持续变异并引发负面影响 , 转基因生物同理 。 因此 , 机器智能必须能够对动物的育种记录进行深入分析 , 并在分子层面设计出虚拟测试以最大限度降低此类风险 。

04
医疗设备:数据管理

如今的医疗设备早已脱离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范畴 。 X光机和CAT扫描仪等已经能够拍下清晰详尽的体内图像 , 以供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 。 医院的ICU监控系统 , 能够为危重病人提供24/8全天候监控 。 现在的可穿戴设备 , 也让患者能够在家中通过医用平板电脑 , 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 同时将各项指标实时传输至几公里之外的医疗诊所 。
但很遗憾 , 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总量过大 , 本就疲惫不堪的临床医生根本无暇亲自分析 。 因此 , 医疗设备制造商开始寄希望于AI技术 。 例如 , 先进的AI系统 , 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并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 或者帮助放射科医生从大量X光片中快速发现肿瘤迹象 。
制造商们还希望借AI之力加快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 , 并以类似于制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方式提高产品的审批成功率 。 美敦力公司数据科学总监Toddy Morley在采访中就强调 , “我们预计AI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 也包括我们的供应链 。 几十年以来 , 产业工程师一直在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学方法 。 然而 , 随着低成本传感器的全面普及和融合 , 丰富计算资源的出现 , 深度学习和图形建模等强大功能的面世 , 以及愈发准确可靠的AI方法 , 共同给制造业中的AI应用创造了新的商业机遇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