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二 )



至于发生代数 , 通常与昆虫的生长周期有关 , 蜻蜓和蝴蝶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 它们都要经过卵、幼虫、蛹以及成虫四个阶段 。 但是 , 二者的生长周期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 蝴蝶的卵通常在每年5月开始孵化 , 在当年产下的卵 , 可以孵化3-4次 , 也就是说蝴蝶一年是3-4代的 。
而蜻蜓就不同了 , 它们从卵到幼虫的时间很短 , 但是幼虫期至少有1-3年 , 甚至有些种类长达8年之久 , 这就代表着蜻蜓最快一年也只有1代 , 多数是多年一代的 。
因此 , 蜻蜓的生长周期要远长于蝴蝶 , 也是蝴蝶比蜻蜓数量多的原因 , 而同样面临威胁 , 显然蝴蝶要比蜻蜓更加常见一些 。

蜻蜓的幼虫水虿
受人类的威胁程度
在如今地球上 , 只要靠近人类生存的动物 , 不论大小都受到了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 , 蜻蜓和蝴蝶的减少也是如此 , 其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栖息环境的污染和食物 。
我们先来说食物 。 蝴蝶的食物是花粉和花蜜 , 虽然如今野生环境下的野花比以前少多了 , 但是 ,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 , 有相当规模的种植花 , 这些花依然可以成为蝴蝶的食物 , 所以对于蝴蝶来说 , 如今的食物只是比以前少了一些而已 。

而蜻蜓就不同了 , 它们属于肉食性昆虫 , 食物主要以其他的昆虫为主 。 但是如今 , 农药的使用已经使得田野里的昆虫量大幅度减少 , 这直接影响了蜻蜓的捕猎 , 因此 , 相比较而言 , 蜻蜓的食物比起以前来已经大大减少了 , 所以如今的蜻蜓更少见了 。

其次是生存环境的污染 。 生存环境的污染主要威胁的是蜻蜓和蝴蝶的幼虫 , 而蝴蝶可以在植物的任何部位 , 比如叶片下、茎、甚至是花和果实上产卵 , 即便有农药的威胁 , 也总是有卵和幼虫能够成功活下来 , 况且许多野外的花草是没有打药的 。
但是蜻蜓就不同了 , 它们需要把卵产在干净的水中 , 而如今的许多小河、水库在过度用水和温室效应下已经干涸 , 这使得蜻蜓失去了大量的繁殖场所 。

而且蜻蜓的幼虫至少要在水中生存一年以上 , 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很高 , 一旦有污染 , 就会导致蜻蜓幼虫(水虿)的死亡 , 而如今的水体污染是越来越严重了 , 这大大降低了蜻蜓幼虫的数量 , 进而影响了蜻蜓成虫的数量 。

最后
蜻蜓和蝴蝶原本都是随处可见的昆虫 , 而如今蝴蝶还能看到 , 但蜻蜓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 这除了蝴蝶的数量和种类原本就比蜻蜓多外 , 还有它们发生代数差异的因素 , 最关键的是污染和农药的使用 , 这对以昆虫为食和在水中度过漫长岁月的蜻蜓来说是致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