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文章图片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


蜻蜓和蝴蝶都是我们儿时最常见的昆虫 ,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 蝴蝶几乎随处可见 , 它们翩翩起舞 , 造访百花 , 而蜻蜓通常集中在麦收前后 , 记得小时候 , 大人在割麦子 , 我们就拿着一把大扫帚扑蜻蜓 , 那是我们回不去的童年 。

【如今蝴蝶还能在花丛中看到,为何蜻蜓却越来越少见了?】但是 , 如今时过境迁 , 蝴蝶的数量虽然有所下降 , 但从春暖花开到夏日 , 还是能够在花丛中发现它们的 , 而曾经在街道上成群飞舞的蜻蜓却越来越少了 。 按理说 , 蜻蜓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昆虫 , 它们还有着发达的复眼 , 无论是捕猎能力还是逃生能力都不是蝴蝶能比的 。
那么 , 是什么导致了生存能力更强的蜻蜓几乎不见了呢?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说一下原因 。

种类
一类动物的常见与否通常与它们的种类有关 , 毕竟在种群数量相似的情况下 , 显然种类越多 , 总数量也就越多 , 而蝴蝶和蜻蜓就是如此 。
蝴蝶是昆虫纲鳞翅目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下所有昆虫的统称 , 在凤蝶总科下一共有7个不同的科 , 包含了约18800种不同的种类 , 不同种类翅膀上的鳞片形状、颜色都有很大的差异 , 不同种类的体型也有很大的差异 ,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亚历山大鸟翼凤蝶的翼展可达28厘米 。

而我们常见的蝴蝶 , 比如灰蝶科下的蝴蝶 , 其翼展也最大也就在5厘米左右 , 甚至像褐小灰蝶 , 其翼展只有1.5厘米左右 。

当然这接近两万种蝴蝶并不是都分布在我国 , 在我国有分布的蝴蝶种类在1400-2000种之间 , 尽管这样 , 它们已经是我国种类最多的昆虫之一了 。
而蜻蜓是蜻蛉目差翅下目所有昆虫的统称 , 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要大 。 虽然一般情况下 , 目要比总科大(即便是下目也通常也有多个总科) , 但是蜻蜓所在的差翅下目下仅有约5000种不同的种类 , 其中在我国有记录的不足800种 。

因此 , 就单从我国两种昆虫的数量看 , 蝴蝶也是蜻蜓的至少两倍 , 这两倍的种类数量差 , 在同样数量减少的前提下 , 显然蝴蝶就要比蜻蜓更常见一些了 。

繁殖能力
动物的繁殖能力与产卵数量、同时间内的发生代数(比如一年一代 , 一年两代)有很大的关系 , 所以 ,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蜻蜓和蝴蝶的这两个数据来找一下答案 。
首先是产卵量 。 蜻蜓的种类虽然很多 , 但整体上看 , 它们的产卵能力都差不多 , 我们以我国最常见的蜻蜓黄蜻为例来说一下它的繁殖能力 , 黄蜻的雌性体色为黄色 , 雄性体色则偏红色 , 它们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 。

黄蜻与其他蜻蜓一样 , 在繁殖期 , 它们会多次交配 , 多次产卵 , 我们以前常见的蜻蜓点水其实就是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 , 每一次蜻蜓可产5-20枚卵 , 整个生命周期 , 它最多可以产10-15次 , 也就是最多300枚卵 。

蝴蝶的种类也比较多 , 所以我们也选一种最常见的 , 它就是东方菜粉蝶 , 如下图

东方菜粉蝶在我国除了黑龙江、内蒙古以及新疆部分地区没有外 , 其他省份均为常见的蝴蝶 。 与蜻蜓一样 , 蝴蝶也不喜欢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所以它们也会选择不同的地点来少量的产卵 , 不同于蜻蜓的是 , 蝴蝶通常是一次性交配的 , 其产卵量与蜻蜓差不多 , 每次差下十几枚 , 分多次产 , 当然也有少数的蝴蝶会直接产下一个拥有上百枚卵的卵块 。 所以 , 从产卵数量上看 , 二者不分伯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