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知道生殖繁衍的秘密,却有两性生殖行为,谁在操纵这一切?( 二 )



可爱的动物幼崽
最后 , 就是两性生殖行为让动物们尝到了“甜头” 。 按照达尔文“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的观点来看 , 自然界各种生物在漫长的繁衍过程当中 , 会自动筛选出对自己有利的一些东西 , 然后带着这些“优势”接着走下去 。
而两性生殖行为虽然看起来非常的费时费力 , 但是经过实践之后 , 产生了某种“效益”使得动物认为选择它会为种群和进化带来好处 , 因此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 这样来说的话 , 动物们到底尝到了什么样的甜头?有性生殖具备怎样的优势呢?

动物进化演变图
有性生殖具备的优势咱们在前文中说了 ,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 , 其实曾经都有机会选择到底要使用什么样的生殖方式去繁衍后代 。 大部分的植物选择了没有风险且产量巨大的无性生殖 , 人类和绝大多数动物则选择了看起来更加耗费时间且风险巨大的有性生殖 , 这样一对比 , 咱们是不是选错了呢?
当然没有选错 , 因为动物和植物相比 , 其身体结构更加复杂 , 细胞也多了很多倍 。 所以想要创造更加复杂的个体 , 仅靠无性生殖的“复制粘贴”是远远不够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更多的动物选择了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具有概率性
还有科学家指出 , 有性生殖其实能够促进遗传的多样性 , 在这种情况下 , 个体的进化速度就会大幅提升 。 确实 , 想象一下 , 像土豆 , 这么多年依旧是那副模样 , 毕竟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复刻” , 所以想整出什么具有创新性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
因此 , 再提到有性生殖优势的时候 , 科学家总会提到“遗传重组理论” 。 该理论认为 , 两性生殖细胞的交流 , 可以使得“基因组合”更加多样 , 这种多样主要是针对多变的环境的 。

基因重组示意图
咱们总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 有性生殖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顺势而变” , 虽然这种改变不是立即就能达成的 , 但是在观察整个物种进化的进程时 , 我们也不可能只看某一个节点 。 所以只要没有灭绝 , 最终依旧存活于世 , 那么就说明这种生殖方式是有利的 。
此外 , 有性生殖对于“有害基因突变”来说也具备优势 。 简单来说 , 如果只是复制粘贴自己的基因的话 , 那么有害的那一部分将会长期存在 。 而利用有性生殖的话 , 就有机会清除基因组当中的“bug” , 使得个体进化得越来越优秀 。

现在看到的动物都是有性繁殖带来的优势体现


20世纪80年代初期 , 俄罗斯科学家曾计算过 , 由于无性物种对不利突变的积累作用 , 每代出现一个不利突变就足以让有性物种占据竞争优势 。
综上所述 , 动物不怕麻烦一直选择有性生殖的方式 , 肯定是因为它们在演化的过程中尝到了这种生殖方式带来的优势 。 显然 ,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既省时又高效”的生殖方式 , 有舍就有得 , 但是为了提高种群质量 , 牺牲掉部分时间算得上什么呢?
那么 , 动物面对有性生殖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性选择呢?换句话说 , 它们都是怎么找对象的?

有性繁殖的后代体型刚好
动物的“性选择”对于动物是如何进行性选择的 , 达尔文还专门写过《进化论和性的选择》来进行阐释 , 在其中它提到动物会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配偶 , 换句话说就是 , “爱美之心 , 动物也有” 。 只不过不同物种之间对于美的定义不同 , 就像雌性孔雀喜欢花里花哨的雄性孔雀 , 可这种孔雀在人类看来那就是“中看不中用” 。
交配前的性选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 , 比如观察体型、外观等等 。 千万别觉得动物傻 , 它们在繁殖季节会选择更加强壮的雄性 , 以此让自己的后代继承优良的基因 。

雄孔雀开屏是为了求偶
【动物不知道生殖繁衍的秘密,却有两性生殖行为,谁在操纵这一切?】此外 , 千万别觉得找到对象完成交配就万事大吉了 。 毕竟根据观察 , 动物在交配后、成功受精前依旧有选择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