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元宇宙:是乌托邦,还是颠覆工业发展的革命


工业元宇宙:是乌托邦,还是颠覆工业发展的革命


文章图片


工业元宇宙:是乌托邦,还是颠覆工业发展的革命


到现在为止 , 元宇宙的概念和路径其实都尚未清晰 。
元宇宙并不等用于游戏、也不等同于VR、更不等同于虚拟世界 。
关于“元宇宙” , 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弗诺·文奇在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 , 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
在外界对元宇宙概念还头晕目眩时 , 与元宇宙相关的又一个新词席卷了整个行业 。
日前 , 微软宣布 , 川崎重工已成为其“工业元宇宙”业务的新客户 。 川崎重工计划让车间工人佩戴微软HoloLens头戴设备来辅助生产、维修和供应链管理 。 微软的工业元宇宙已有亨氏和波音两家重要客户 。
除了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外 , 另一个科技巨头英伟达也瞄向了“工业元宇宙” , 基于Omniverse平台、AI以及计算等技术 , 英伟达可以实现构建工业元宇宙的成果 。
可以预见的是 , 元宇宙是国内外互联网企业以及工业企业 , 都想试图去触及并得以延展的一个领域 。
【工业元宇宙:是乌托邦,还是颠覆工业发展的革命】窥探“工业元宇宙”
元宇宙 , 是在两个背景下出现的 , 一方面 , 存在于线下场景的数字化中 , 主要体现在社交、消费互联网领域 , 比如“社交元宇宙”、“游戏元宇宙”、“体育元宇宙”等;另一方面 , 源于产业和工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 也就是工业元宇宙
“工业元宇宙”最为简单的理解 , 便是元宇宙相关概念、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与元宇宙类似 , 工业元宇宙不是一种技术 , 是一组技术概念的集合 , 它同样是基于互联网而生的 , 是数字信息高度发展的产物 。
业内提及比较多的一种定义:工业元宇宙是以XR、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生态 。 通过XR、AI、loT、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 , 打通人、机、物、系统等领域的无缝连接 , 实现数字技术与现实工业结合 , 促进实体工业高效发展 。

如果把元宇宙看成是虚拟、现实与人、思想、意识相结合的世界 , 那么 , 工业元宇宙是元宇宙的一部分 。 如果把元宇宙看成一种概念、一种技术 , 那么 , 工业元宇宙可以理解成元宇宙概念、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 是元宇宙赋能工业 , 促进工业改进、创新 , 乃至革命的质变因素 。
目前 , 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公开数据显示 , 202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72575亿元 , 同比2020年增长9.6% , 占比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2.58% 。
因此 , 结合国家政策 , 将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结合 , 提高这些技术的水平、能力 , 将对工业产生巨大影响 , 将促进工业产品、工业行业生产以及工业产品的应用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
外界普遍认为 , 在工业领域 , 由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构建起的数字化制造体系 , 是“工业元宇宙”最为透明、高可靠、易操作的实现方法之一 。
对于工业元宇宙带来的价值 , 业内也是众说纷纭 。
有支持者认为 , 工业元宇宙将颠覆目前的经济社会结构 , 不同的传统行业将会在工业元宇宙中得到重生 , 是一次留给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反对者则认为 , 工业元宇宙是概念炒作 , 目前离工业元宇宙的实现还存在遥远的距离 , 现在谈论纯属“无中生有”;甚至有部分人的观点认为 , 工业元宇宙就是工业乌托邦 , 是根本不存在的虚构 。
无可厚非的是 , 元宇宙的应用已经不只存在于消费领域 , 而是能推进工业领域的发展 。
工业元宇宙 , 能做什么?
对于工业元宇宙 , 在外界和专家看来 , 应该从可行性、必要性与迫切性方面进行分析、思考 , 要适度投入 , 结合具体细分领域、典型场景进行试探性推进 。
目前 , 工业信息化发展的路径呈现出五个层级 , 分别是单元应用、系统化应用 , 集成化应用 , 网络化应用 , 以及与更为广泛的互联网应用 。 与之相当的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工业元宇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