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空间站在轨建设这么复杂?实验舱对接像变形金刚, 还要转体180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正式进驻“天和”核心舱 ,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从此告别无人值守的状态 , 以后会一直有人在上面 , 有时候甚至同时有6人在太空中交接班 。 而在轨6个月期间 , 神十四航天员将迎来2个实验舱的对接和转位 , 任务非常艰巨 。 根据最近网上公开的一段空间站在轨建设的动画 , 其复杂和精彩程度 , 连对情况略知一二的小编都惊呆了 。
空间站一期工程效果图首先 , 在7月份 , “问天”实验舱入轨之后 , 会对接在“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 , 而在此之前 , 在该对接口停靠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会进入大气层烧毁 。 “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之后 , 组合体转向约180度 , “问天”实验舱二次展开太阳翼 , 进入全功率状态 。
问天实验舱对接
转体180度
问天二次展开太阳翼第二步 , 则是组合体调整角度 , 从平行于地球的方向 ,变为基本垂直于地球的方向 , 同时在组合体径向上 , 还会进行角度调整 。 这样做 , 据说可以实现最小的气动扰动和最佳的重力梯度稳定 , 就像钟摆一样 , 不管往哪个方向翻 , 最后都会停留在纵轴上 。
组合体“站起来”有的人看到“气动扰动”这四个字 , 可能会笑:傻瓜 , 太空中根本没有空气 , 哪来的气动扰动?但实际上 , 空间站所处的近地轨道 , 是有空气的 , 只是非常稀薄 。 其次 , 飞船和核心舱开姿控发动机时 , 喷出的气流非常长 , 就像RPG的“炮尾风”一样 , 万一扫过空间站 , 也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
太空中也有气动扰动第三步 , 就是“问天”实验舱的转位 , 从节点舱前向对接口到侧向对接口 。 和大家认为的不一样 , 实验舱的转位 , 主要是由“问天”对接口附近的“转位机械臂”来完成的 , “天和”核心舱的“大臂”只是辅助和备胎 。 这样算看来 , 我们的空间站上有“大臂”、“小臂”和2个“转位机械臂” , 总共4个机械臂了 。
有专门的转位机械臂
大臂只是起辅助作用第四步 , “问天”实验舱转位完成之后 , 组合体又会进行多次姿态调整 , 恢复之前平行于地球方向的飞行角度 。 同时将“实验舱”的大太阳翼角度 , 调整到垂直于地球的方面 , 尽量减少对接下来对接工作的影响 。
完成转位之后组合体又调整姿态第五步 , 大约在10月份 , “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 。 和“问天”一样 , 也是先二次展开太阳翼 , 然后组合体的姿态调整到重力梯度的方向 , 再通过“转位机械臂”将“梦天”转位到节点舱另一边的侧向对接口 , 然后再转体恢复“平飞”状态 , 所以这也是四个步骤 。 至此 , 组合体成T字型结构 , 正式名称可以改为“天宫”空间站了 。
梦天实验舱对接
一连串转体动作 , 让人眼花缭乱
又是一连串转体值得一提的是 , “问天”、“梦天”的大太阳翼 , 竟然是可以像直升机的螺旋桨一样转动的 , 但是转动速度没那么快 , 主要根据阳光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 以追求最大的受晒面积和发电效率 。 在专业术语上 , 它叫“双自由度转动” 。
太阳翼竟然可以转动说实在话 , 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 , 真是把小编给惊到了 , 设计者也太天才了 。 而且更天才的是 , 2个大太阳翼之间的“问天”、“天和”的节点舱和“梦天”实验舱 , 实际上形成了类似国际空间站的大桁架结构 , 但我们的桁架 , 就是实验舱本身 。
推荐阅读
- 海评面:“神十四”成功发射是“中国成为太空大国的新里程碑”
- 华裔科学家发现诺奖级成果,首次找到了磁单极子,反重力要来了?
- 航天员邓清明,能否赶上“神舟系列”的“末班车”,4个方面分析
- 30个被人类遗忘的角落,遭遇大自然的反噬!
- 29个外星文明秘密观测地球,地球是外星人囚禁人类的动物园,这是真的吗?
-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为何神舟只能坐3人,龙飞船最多能坐7人?
- 宇航员揭秘 太空可以看见地球的三样东西,原来并没有万里长城
- 女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保护隐私?
- 女航天员回地球后禁生育?刘洋早已打破谣言,她育有一双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