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文旅景区发展总结分析
1.国内旅游市场呈现恢复态势 , 上半年恢复情况好于下半年恢复情况
2021年 , 我国旅游业国内旅游市场呈现恢复态势 , 但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市场仍处于停滞状态 。 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与2020年相比均有增长 , 但与疫情前差距较大 。 假日经济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显著 , 2021年我国七个主要节假日旅游人次占全年旅游人次的41.2% , 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的31.6% 。
上半年旅游恢复情况好于下半年恢复情况 。 从上半年第一、二季度和下半年第三、四季度的国内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收入来看 , 上半年旅游恢复情况好于下半年恢复情况 , 2021年下半年国内疫情零星散发 , 且新变种毒株蔓延进一步加剧了疫情的不确定性风险 , 让原本旅游业旺季的暑期因疫暂停 。
2021年 , 部分区域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 西北旅游成为区域旅游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 公开数据显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2021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
部分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省份旅游业恢复情况良好 。 例如 ,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前三季度旅游收入达7735.42亿元 , 已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西藏自治区全年旅游人次达到4150万 , 较2020年增长18.4% , 已超过2019全 年旅游人次 , 同比增长3.4%;海南省全年旅游收入达1384.34亿 , 创下2019 年以来新高 。
2021年居民文化和旅游需求潜力均有所稀释 。 旅游消费需求方面 ,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显示 ,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出游意愿为分别为82.17%、83.19%、83% , 也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 值得注意的是 , 对比近五年来的数据 , 全国居民出游意愿数据并无明显提高 , 基本平均保持在83%左右 。 另外 , 从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来看 , 2021年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和 53% , 显然存在较大的提振空间 。
总的来说 , 2021年旅游业虽仍受疫情持续性影响 , 但整体稳步复苏 , 在此过程中 , 文化和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化 , 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 。
2.文旅景区品牌影响力相比2020年整体上升 , 星级景区之间马太效应明显
2021年整体文旅景区品牌指数超过2020年 , 品牌建设力度加大 , 越来越多的景区转战线上推广 , 并且初见成效 。 2021年国内5A级景区品牌指数上半年品牌指数整体高于下半年 , 3-4月份伴随国内疫情防控经验逐渐积累 , 形势逐步好转 , 在各地政府助力文旅复苏及游客旅游消费热情亟待释放的推动下 , 在5月品牌指数达到峰值 , 为398.47 , 下半年疫情全国零星散发且反反复复 , 各个省份跨省游暂停与恢复的常态化、动态化趋势明显 , 总体来看 , 品牌指数呈现稳健运行态势 。 2021年国内4A级景区品牌指数波动趋势和5A级景区类似 , 说明在疫情影响下2021年各大景区品牌影响力是相差不大的 。 全年波动前行 , 稳中求进 , 谨慎恢复 。 4月伴随各地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 , 全国各地4A级景区开始按下“重启键” , 在清明节、劳动节、国庆中秋节等重点法定节假日的推动下 , 景区品牌于4月、5月、6月、7月倍受游客关注 , 市场影响力度较大 。
星级景区之间马太效应明显 , 高星级景区品牌指数远远超过低星级景区 , 不仅在星级景区之间马太效应明显 , 在同一星级景区中 , 头部景区品牌影响力也远超尾部景区 。 例如 , 5A级景区中 , 2021年故宫博物馆的品牌指数为1101.54 , 而最后一名的景区品牌指数仅为157.69 。
从地区来看 , 华北地区的景区品牌影响力更高 。 华北地区中北京市的景区品牌影响力远高于其他城市的品牌影响力 , 而聚焦具体景区来看 , 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的品牌指数拉高华北地区的整体水平 。
从类型来看 , 现代娱乐类景区品牌影响力更高 。 现代娱乐类景区品牌指数均值为239.25 , 其中 , 文化演艺型景区、文化场馆型景区和主题公园型景区整体品牌指数在各细分类型中较高 , 居于前三位 。 随着北京环球影城的开业 , 迪士尼、欢乐谷、方特乐园、长隆乐园等主题乐园也被带火 , 主题乐园消费进入“分众时代” 。
3.疫情之下景区转型加快进程 , 但是高质量旅游供给不够充分
疫情对于景区产生强大冲击 , 景区的转型进程加速 。 当前 ,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冲击仍在持续 , 宏观经济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在旅游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 旅游业资金、就业等系统性风险仍在累积 , 必要出行之外的旅游消费意愿和企业家信心同步收缩 。 被疫情重创后的旅游业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 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文旅产品同质化、消费者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却难以快速应对等问题 , 迫切需要景区创新改革 。
推荐阅读
- 北京市|到内蒙古看到草原上有很多马匹在吃草,问下现在养马的用途是什么?
- 旅游业|太美了!6月最佳旅行目的地清单,这10个地方的夏天美如仙境!
- 旅游业|全国这么多古城、古镇,你认为哪个最好玩?
- 旅游业|中国版“圣托里尼”,岛上仅一条公路,全长只有5公里
- 露营|端午出游看露营 露营板块市盈率排名前五公司都有谁?
- 旅游业|可以去日本旅游了!旅游行业的期待和不安
- 旅游商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一个人旅行?
- 青岛市|东亚文化之都温州 | 温州打造5条非遗精品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