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中期 , 开始了气体分子的运动论的研究 。 这一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确定了原子的质量和直径 。 一直到1970年 , 才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报道说 , 他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单个的铀和钍的原子 。 1978年2月 , 日本一位科学家宣布 , 他们用具有超高度分辨能力的电子显微镜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的照片 , 看到了几种原子的图像 。
核裂变反应
1942年人类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建成后 , 人类发现利用铀、钚、钍等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 , 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以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 。
地球上已探明的铀储量约490万吨 , 钍储量约275万吨 。 这些裂变燃料足够使用到聚变能时代 。
未来的能源革命在不久的将来 , 人类的能源使用将从核裂变过度到核聚变 , 而核聚变依旧是产生光能和热能 , 人类有可能不可避免的再一次烧开水 。
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锂 , 海水中
氘的含量为0.034克/升 , 据估计地球上总的水量约为138亿亿立方米 , 其中氘的储量约40万亿吨 , 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 , 锂可用来制造氚 , 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 。 按世界能源消费的水平 , 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变的氘和氚 , 能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 。 因此 , 有些能源专家认为 , 只要解决了核聚变技术 , 人类就将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 。
人类进化图
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 人类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用了几千年 , 从原始动力能发展到蒸汽动力能用了上千年 , 而从蒸汽动力能发展到核裂变则只用了短短的几百年 , 人类未来的能源发展纠结是用什么形式 , 用什么方式 , 用什么原料 , 我们不可预测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单烧开水这件事情帮助人类从工业原始时代发展到第五次工业革命时代 , 给人类带来了不可比拟的帮助 。
PS:我只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人类能源发展的历程 , 可能有很多读者有不同的看法 , 欢迎大家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
推荐阅读
- 加拿大一女子熟睡中,陨石砸到枕边逃过一劫。陨石可以自留吗?
- 基于微镜阵列的单透镜薄片荧光显微镜
- 跟着太空望远镜的视野我们能看多远
- 为什么说,韦伯太空望远镜很有可能会发现地外生命?
- 寻找“地球2.0”计划!我国将发射太空望远镜,预计发现50颗行星
- 专家解析: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如何开启对原始黑洞的探索?
- 流星和小行星是一回事吗?有没有恒星类型的流星?
- 陨石撞击地球毁灭了恐龙,如果当年的陨石偏离轨道,砸在太平洋会怎样?
- 韦伯太空望远镜又出图片了,星光璀璨,黑白照片比彩色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