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确诊渐冻症五年后 世界上第一个“半机械人”走到了生命终点
“瘫痪是一个工程问题 。”在患上渐冻症五年后 , 机器人科学家 Peter Scott-Morgan 博士最终离开了人世 , 享年64岁 。“在家人和最亲近之人的陪伴下 , Peter 平静地辞世了 。他为所有支持他的人以及改变人们看待残疾的方式而感到自豪 。”
文章图片
2017年 , 医生告诉确诊渐冻症的 Scott-Morgan , 他还有两年的生命 。但是 , 相比于上帝 , Scott-Morgan 更相信科技的力量:“瘫痪是一个工程问题 。”
他接受了“三重造口术(triple-ostomy)”改造 , 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半机械人(cyborg)” 。术后15天 , Scott-Morgan 即出院回家 。
当大众和媒体再次见到他时 , 他确实几乎完全瘫痪了 , 但那双锐利的蓝灰色眼睛还一直在动 , 以此控制屏幕上的鼠标打出文字并合成语音 。
遗憾的是 , 从2022年初 , Peter Scott-Morgan 博士的病情开始恶化 。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 , 他的眼睛已经不能再闭合 。
文章图片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我这两个月如此安静 , 由于 MND , 我的眼睛不能闭合了 。这使得我的眼球极其干燥 , 以至于眼动追踪失效了 。”
此后 , 他尝试了脑机接口等新的解决方案 , 期望重新获得表达能力 。但两个月后 , Peter Scott-Morgan 博士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
Peter 1.0
Peter Scott-Morgan 生于1958年 , 是一位组织理论家、作家和机器人方面的专家 。
【视点·观察|确诊渐冻症五年后 世界上第一个“半机械人”走到了生命终点】16岁那年 , 在英格兰温布尔登长大的 Scott-Morgan 写了一篇关于未来如何将人脑与电子大脑联系起来的文章 , 并预判“我们融合在一起会比我们各部分简单相加更聪明” 。
1984年 , 他出版了《The robotics revolution: The complete guide for managers and engineers》 ,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机器人的书 。在拿到计算机科学学士和人工智能硕士学位之后 , 他又在帝国理工学院获得机器人学博士学位 , 这是英国授予的首个此类学位 。
患病之前 , Scott-Morgan 和家人一起居住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海滨小镇 Torquay 。
文章图片
三重造口术
命运的转变发生在2017年 。这一年 , 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 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 。折磨霍金的也是这种疾病 。当时 , 医生告诉 Scott-Morgan , 他还有两年的生命 。
Scott-Morgan 意识到 , 他必须在自己被“冻住”之前迅速采取行动来改造身体 。他设想了三种手术:胃造口术、结肠造口术和膀胱造口术 , 分别将管子插入他的胃、结肠和膀胱 。这项手术将使 Scott-Morgan 能够摄入更多营养 , 也免去了全职护工帮他上洗手间的需求 。Scott-Morgan 将其称之为“三重造口术(triple-ostomy)” 。
然而 , 这一计划遭到了医生的拒绝 。首先 , 大多数医生都不愿对 ALS 患者进行手术 , 因为全身麻醉会阻碍呼吸 , 手术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疾病发展得更快;其次 , 如外科医生 Tracy Thomas 所说 , “这个地球上的任何外科医生都不会损伤完全健康的器官 。”
但最终 , Scott-Morgan 对生活的渴望以及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坦率还是动摇了医生们对医学界如何治疗该疾病的看法 。
2018年7月10日 , 三台手术由多名外科医生进行 , 历时3小时40分钟 。令人惊讶的是 , Scott-Morgan 在 ICU 仅住了一天就转移到了普通外科病房 , 然后在术后15天被送回家 。
Scott-Morgan 曾经自豪地说到 , 一篇关于该手术的医学论文被选为2019年度牛津医学病例报告 。
Peter 2.0
在三重造口术后 , Scott-Morgan 立即开始计划他的下一次手术 , 即全喉切除术 , 以防止被自己的唾液呛到或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这是另一个激进的想法 , 会让 Scott-Morgan 失去发声能力 , 但能无限期地延长他的生命 。
手术前一天 , Scott-Morgan 在Twitter上发布了“Peter 1.0”的最后一条内容 。
文章图片
2019年10月10日 , Scott-Morgan 被推入手术室 , 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对 ALS 患者进行选择性喉切除术 。自此以后 , Scott-Morgan 2.0 版本诞生了 。
为了解决 Scott-Morgan 手术后不能发声的问题 , 语音技术研发领域的权威 ——Matthew Aylett 博士使用神经文本到语音系统 CereWave AI , 创建了一种数字语音 , 听起来非常接近 Scott-Morgan 的自然语音 。
发声问题解决了 , 面部表情也要照顾到 。于是 , Scott-Morgan 找人给自己做了一个 3D 动画化身 。不过 , 第一代化身是不会笑的 , 第二代化身解决了这个问题 , 可以大笑、微笑、眨眼 , 并完成他的标志性动作:抬起右眉毛 。不过 , 该系统在声音、嘴唇和表情的实时同步方面还需要提升 。
在 Scott-Morgan 去世之前 , 他的全球团队还尝试通过自动驾驶轮椅、智能家居等设备帮他克服行动、生活问题 。
文章图片
今年5月 , Scott-Morgan 戴上了来自英特尔的脑机接口装备:
文章图片
但这个装备似乎并没有解决 Scott-Morgan 的表达困境 。5月底 , Scott-Morgan 在Twitter中表示:“我处于一种奇怪的情况 。我没办法说些什么 , 或者评论什么 。”
文章图片
6月15日 , Scott-Morgan 的团队宣布了他去世的消息 。
之后 , 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持者纷纷涌入社交媒体 , 表达了他们对这位勇敢的科学家的哀悼和尊重 。
MND 协会也在Twitter平台上进行了深切悼念:“得知我们的前受托人 Peter Scott-Morgan 博士去世 , 我们深感悲痛 。”
文章图片
从一开始 , Peter Scott-Morgan 就拒绝了被打败 , 他不断突破科学与医学的极限 , 把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成都首个智能停车楼建成投用 网友:取车高峰怎么办
- 视点·观察|人民网评董宇辉走红:让带货主播的精神价值更丰富了
- 视点·观察|经济学家:国际贸易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 视点·观察|虚拟的时尚,能够吸纳多少拥趸?
- 视点·观察|起底付费内推:花11万,在访客室坐了一个月
- 视点·观察|美国科技行业超高薪或消失:创企拿股权画大饼 现金工资减少
- 视点·观察|矿工仍是GPU主力买家 2021年至今已花掉150亿美元
- 视点·观察|搞什么研发啊,有倒腾专利赚钱不?
- 视点·观察|电影票“不退不改”属无效条款 法官建议有条件允许退改签
- 视点·观察|转型开餐厅、做充电 教培机构能孵化出下一个东方甄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