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1岁上海女知青,雨夜上厕所失踪,几十年来都音信全无( 二 )


因为白天的工作十分劳累 , 既要翻修水利 , 又要进林子采摘 , 所以忙碌了一整天的朱梅华 , 夜里睡得很沉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朱梅华才没有察觉到这名女知青的做法 , 等到第二天朱梅华醒来 , 这才惊讶地发现 , 自己的长发被人给剪了 。
看着周围幸灾乐祸的围观者 , 朱梅华深知自己此时要想查个明白 , 那是不可能的了 , 如果自己坚持下去 , 还可能会因此得罪全宿舍的人 。

所以朱梅华最终决定 , 将此事揭过 , 暗暗忍下了 , 不仅如此 , 朱梅华还在当天下午休息的时候 , 让人帮忙把自己的长发剪成了短发 。
或许是朱梅华示好的态度有了成效 , 渐渐地队内的女知青也不再那么“敌视”朱梅华了 , 反而和她有说有笑的 。
一直到后来的一天夜晚 , 当初那个剪了朱梅华头发的女知青 , 偷偷地向朱梅华坦白 ,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 并请求朱梅华的原谅 , 对此朱梅华也十分大度的原谅了对方 。
而这仅仅是朱梅华所遇见的许多事件当中的一件 , 其实 , 朱梅华遇到的最大的一件事 , 莫过于和一个同为上海来男知青谈恋爱了 。
那个男知青名叫“祝为民” , 他其实和朱梅华是校友 , 只不过当时还在学校的时候 , 双方之间并不熟悉 。
直到从学校毕业 , 随后被分配到云南来上山下乡 , 两人才慢慢熟识 , 朱梅华的多才多艺 , 很快就吸引了祝为民的目光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祝为民也察觉到自己喜欢上了朱梅华 , 于是便向朱梅华发起了追求 。
在祝为民的努力下 , 孤单一人在异地的朱梅华 , 也很快接纳了这个同为校友的男知青 , 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

可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 , 这对小情侣最终还是选择了分道扬镳 , 并且关系也变得很差 。
这点在后来有了佐证 , 祝为民和朱梅华分手后 , 祝为民还曾经在朱梅华的火柴盒旁写上 , “火烧朱梅华”五个字 。
朱梅华返乡但不论怎么说 , 三年的时光眨眼间就过去了 , 1973年年底 , 临近农历新年 , 因为朱梅华平日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 , 所以组织上特意批准了朱梅华放一个年假 , 让她回上海和家人团聚 。
接到这个通知的朱梅华心里极其高兴 , 毕竟自从朱梅华17岁离家后 , 整整三年 , 朱梅华都没有见过父母一面了 。
平日里 , 因为驻地偏远 , 所以即使想要用信件沟通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 因此在得知自己可以回家看望父母后 , 朱梅华也立刻收拾好了行李 。
很快朱梅华跟随附近驻地部队的军车 , 来到了火车站 , 登上了绿皮火车 , 一路晃晃悠悠地返回了上海 。
等到朱梅华回到了上海 , 她当即就对父亲哭着说道 , “我不想再去了 , 如果再留在那里 , 自己一定会死的 。 ”

听到女儿的哭诉 , 父亲的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 , 于是就想着 , 云南既然那么远 , 那就不去了 , 看看能不能托托关系 , 在周边的乡镇里找一个 , 让朱梅华插队 。
这样一来女儿也不用去边境受苦 , 二来自己平时得空 , 也可以去看望女儿 , 和女儿聊聊天 。
父亲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朱梅华的支持 , 但是母亲却并不同意 , 母亲认为自己既然是一名党员 , 那么就要以身作则 , 绝对不能搞特殊 。
因此母亲极力反对父亲的决议 , 强烈要求女儿朱梅华 , 在过完年假后 , 立刻返回云南西双版纳!
面对母亲的强势 , 朱梅华也没有办法 , 而母亲为了安抚朱梅华低落的心情 , 还特意送了朱梅华一块价值二百多元的瑞士手表 。
在年假过完的前几天 , 母亲亲自把朱梅华送上了前往西双版纳的火车 , 但是母亲并不知道 , 这将是她最后一次看见女儿!
朱梅华又回来了 , 这让驻地的领导很开心 , 因为他们也以为 , 朱梅华回到上海后 , 应该就不会回来了 。
朱梅华失踪所以在朱梅华回来后不久 , 指导员蒋杉就向上级写了一封专门表扬朱梅华的表扬信 , 还把朱梅华任命为所在生产小组的组长 。

虽然朱梅华对此也感到开心 , 但是心里却依旧想念着家乡 , 思念着父母亲人 , 一直到1974年4月2号 。
那一天 , 因为西双版纳是典型的雨林气候 , 所以天空时常会下起大雨 , 那一天也不例外 。
从早上开始 , 天空就阴沉沉的 , 一直到傍晚时分 , 天空终于开始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 雨势也越来越大 。
而忙碌了一天的朱梅华 , 早已洗漱完毕上床睡觉了 , 但是大概在晚上八九点左右 , 这是朱梅华室友刘桂花后来的回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