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骨子里,嘉靖皇帝还保留着对道教的崇拜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而这,也就促使他在彻底掌权并看到一定的政绩后,开始精神松懈了 。
在儒、道、佛三教中,嘉靖独爱道教,这与他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 。
众所周知,道教起源于荆楚一带,在长江中游地区拥有广泛的信众 。嘉靖自小生活的安陆州,隶属湖广,也在这一范围内 。
文章图片
帝王术第一高手,隐居幕后24年
根据《钟祥县志》记载,正德年间,“纯一道人居玄庙观,道行甚高,兴王尝与之游 。一日假寐,见纯一入宫中,及觉问左右曰:‘纯一来此乎?’俄报宫中生世子矣!”这个故事或许有后人的牵强附会,神化嘉靖的降生,但从中不难看出兴献王在世时,日常生活喜欢跟道士们混在一起,追求长生不老 。
当年,朱厚熜从千里之外的湖广安陆州只身入京称帝,虽然高居至尊之位,但是刚登基就遭遇大臣威胁,讨论血缘关系、帝国灾情等棘手问题,这不得不让这名初来乍到的王子如履薄冰 。在这种情况下,孤寂、思乡、忆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重拾熟悉的道教文化,当有情感寄托之意 。
当然,道教中所涉及的长生不老秘术,即便英明如秦皇汉武,照样趋之若鹜 。故而,从小体弱多病的嘉靖喜欢道教当也有这重考虑 。
早年刚当上皇帝时,嘉靖便时常在宫中设置斋坛,每日焚香祷告 。只因明武宗挺着迷佛教的,所以在嘉靖做法事期间,常有大臣劝阻,让皇帝不要学坏 。
等到嘉靖坐稳了大明帝位后,为了证明自己一心向道,他几乎把自己能想到、做到的事情都往崇拜道教上面靠了 。他下诏广泛招募那些在地方上道行颇深的道长进宫为其讲学,如“祈雨有功”的江西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 。随后,他鼓励大臣们回家多写些祝祷上天用的青词,谁写得好就升谁的官 。
资料显示,嘉靖皇帝在位期间,14任内阁首辅中,有9人都是靠写青词发家,最后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这其中包括“大奸臣”严嵩,以及名臣夏言、徐阶、高拱等 。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符合道教的要求,嘉靖不惜化身为“道长”,赐予自己法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
更令人诧异的是,嘉靖为了长生,居然听信了当时一个进宫讲学的道长蓝道行的话 。蓝道长告诉他,想要长寿,那就得以“静摄”的方式养生 。每天早起一定要一边欣赏着日出,一边喝下宫女们昨晚半夜给皇帝采集回来的朝露 。因为朝露中汲取了日月之精华,具有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
嘉靖早起赏日喝露水的习惯,让宫女们苦不堪言 。可想而知,宫女们得多恨嘉靖 。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道士陶仲文的献策下,嘉靖帝决定开炉炼丹 。为了能够炼出至纯至阳的大补丹,嘉靖还曾三次下诏,让宫里甄选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入宫,不为别的,就只取人生理期内的那点经血 。
于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中国历史上首场宫女起义爆发于嘉靖的寝宫之中 。
当天,两个连日来不堪忍受皇帝折磨的宫女,召唤其身边相熟的十几名闺蜜,趁着皇帝熟睡,爬上龙床,将事先准备好的黄绫布拧成绳索状套在嘉靖的脖子上,企图勒死他 。
或许因事先没有排练,技法不娴熟,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把活扣打成了死扣,无论如何也拉不紧 。折磨了嘉靖一番,愣是没把他弄死 。事情败露,其中一名宫女见状跑去告诉了皇后,嘉靖才得以被解救 。
06
死里逃生的嘉靖并未因此而警醒 。
经过多年的“修炼”,嘉靖似乎已经与道教合二为一,彼此不容分离了 。
为了逃离可怕的紫禁城,他干脆也学他的堂兄明武宗那样,以“静摄”为由,搬到西苑(即中南海)居住 。
文章图片
帝王术第一高手,隐居幕后24年
面对执政前期一直兢兢业业,造就大明中兴的皇帝,朝堂上的大臣又怎么甘心就此任其“堕落”呢?因此,遵照嘉靖在位前期的圣旨,监察御史杨爵等人以“左道惑众,圣王必诛”为由,企图唤醒嘉靖那颗曾经勤政的内心 。
然而,将皇帝崇尚的道教斥责为旁门左道,嘉靖又岂能容忍?下诏狱挨打,杨爵是逃不掉的 。
但可笑的是,当修筑于嘉靖二十一年,专门用于供奉道教尊神的大高玄殿后来发生火灾时,嘉靖居然听到火场里有神仙大呼杨爵是忠臣 。当场给他吓得不轻,立即下旨释放杨爵等人 。嘉靖搞这么多事,无外乎就是告诉大家,要跟他一样多多尊崇道教,服从皇威,少搞党争 。但一向受儒学思想指导的大臣们,又怎会明白皇帝的原本用意呢?
推荐阅读
- 苏轼|?古代的“状元”,艺术水平如何?
- 司马懿|在帝王眼皮底下暗养死士失败率极高,司马懿是怎么做对每一步的?
- 秦怡|“人民艺术家”秦怡—— 毕生追求做人民的艺术家
- 宋太祖|“三岁看老”,盘点古代帝王小时候的奇事,如何塑造日后统治风格
- 大唐西域记|听玄奘讲述桃与梨的故事,古代物产与技术的交流
- 嘉靖时期|李小波:西苑与明嘉靖朝政治
- 马家窑回声|“马家窑回声”陶瓷艺术作品展在荷兰举办
- 陵墓|埃及卢克索:帝王谷里“炫彩”的法老陵墓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忠疑之术玩弄至死的名臣良将
- 古代帝王冠冕上为何要悬挂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