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 , 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击成对的质子 , 然后通过过滤亚原子碎片来实现μ介子束 。 之后 , μ介子束通过一个14吨重的磁环 , 在磁力的影响下一圈又一圈运行 , 在此过程中 , μ介子发生衰变形成τ轻子与电子 , 然后这些粒子顺着轨道进入探测器阵列 , 科学家们根据衰变后的粒子撞击探测器的频率 , 然后计算出之前μ介子摆动的速度有多快 。
这个实验装置历经十多年的改进优化 , 其精度已经达到目前阶段的最高 , 其中对μ介子反常磁矩的测量精度 , 达到了140ppm , 是本世纪初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精度好4倍 。 通过2-3年的实验、分析和计算 , 最终计算的μ介子摆动频率 , 仍然要比标准模型预测的高 。
【神秘的μ介子,打破了已知的物理定律,正在挑战宇宙粒子标准模型】据有关科学家介绍 , 这个实验还需要再持续做几年的时间 , 以使监测统计数据达到确定性标准 , 也就是误差达到350万分之一 。 不过 , 费米实验室现有的观测结果 , 无疑为挑战(或者说是丰富完善)粒子标准模型提供了重要线索 , 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标准模型之外 , 存在其它基本粒子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
- 3623米冰层之下,隐藏着一条巨大湖泊,科学家研究后喜出望外
- 在天鹅座发现疑似超级外星能量站,揭示外星高端文明或将不远
- 为证明时间不存在,一女子独住洞穴130天,最终她的结局如何
- 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塔比星,亮度骤然下降,难道是高级文明所为?
- 为什么宇宙会存在光速限制?为了文明和宇宙秩序的安全
- 距离人类最遥远的“尼莫点”,会是动物的天堂吗
- 距离我们仅31光年!地球的两倍大!科学家称可能支持生命
- 人类干扰让我们很难听到外星人的声音
- 非洲有一处“魔潭”,宽度仅10多米,子弹为什么飞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