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诈骗2.0!恶女野心家为什么总能飞升成功啊…( 二 )



(约翰·)罗斯金发表过一篇很重要的演讲 , 叫《皇后花园中的百合》 , 这篇演讲开头极力赞美女性 , 从莎士比亚聊到古希腊 , 说女人多伟大 , 但话锋一转 , 罗斯金说 , 男人的精力用于冒险、战争和征服 , 女人的力量在于统治 。 统治什么地方呢?就是家 。 《杀死那个“家中天使”拥有自己的房间》北京青年报

《芝麻与百合》第二篇《皇后的花园》
北京青年报说 , 这篇演讲完全是对“家中天使”的全面阐述 , 与“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并无二致 。 这观点诡计多端地将家庭主妇神圣化 , 女人不仅要呵护家庭 , 还要高尚、隐忍和服从 , 男权主导下 , 他们既要、又要、还要 。
将女性神化、无私化的背后其实是对女性剩余价值明目张胆的索取 , 是将女性“去人格化” 。 现在看来 , 这种想法相当过时 。
2、女性权力的崛起和功利主义
“恶女野心家”不同于主流灰姑娘剧情 , “恶女”之复杂给人震撼心灵的体验 , 让人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
无论是《安娜》、《夏娃》还是Netflix《虚构安娜》 , 过程和结局都必将指向悲剧 , 因为忽视道德必将带来罪罚 。

另外对于《安娜》和《夏娃》的主角来说 , 有时候这种悲剧不是她们的目的 , 而更有意义地方在于这是代表个人意志冲破枷锁的象征 。
在这种悲剧性的审美体验中 , 追根究底还是对女性身处的大环境的无助和迷茫 , 以及无法到达理想生存环境的抗争 。

而这种抗争 , 在当下 , 就体现在议论度极高的女权主义上 。 要想尽可能为女性争取与男性相同的权利 , 不止道德感化 , 不止拥有同样的财富 , 必然有争夺权力的成分 。
虽然“恶女野心家”形象的斗争所得 , 距离真正的平权还相当遥远 , 但相比“圣母”的去人格化 , 至少反映了在当下男权主导的大环境下 , 女性的有意识地权利争取和反抗 。

她们并非单纯的善或恶 , 在天平的弱势那端慢慢变强的过程中 , 总会出现一个“矫枉过正”的力 。 这个力量或许有些自私、偏执、极端 , 但她们也是那股上进、不服输、黠慧的力量象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