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一周资讯(07.30-08.05)


干细胞一周资讯(07.30-08.05)



01、全球第4位艾滋病患者“治愈”!
近日 , 全球第四位艾滋病患者经干细胞移植后获“治愈”的新闻被关注 。 这是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艾滋病大会预备会议中做的一个报告 , 一位66岁的男性艾滋病患者接受带CCR5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已获得长期缓解 , 无需服用抗病毒药物 。 这名接受白血病治疗的患者是世界上第四位艾滋病病毒长期缓解的患者 , 也是年龄最大的患者 , 他接受了一名带有罕见基因突变的捐赠者的干细胞移植 。
02、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斑秃患者长出新毛发
新研究报道了三例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斑秃的案例 。 三例患者的病灶的毛发密度均在移植后显著提升 , 在治疗和随访期间 , 患者都没有出现斑秃病灶的复发 , 也没有出现与皮炎有关的不良反应或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发热、寒战或恶心等症状 。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Worldjournalofclinicalcases》杂志上 。
03、百病皆可CAR-T!“肿瘤克星”CAR-T疗法再升级
自2017年首款CAR-T细胞疗法上市以来 , 可用靶点数量也正迅速增加 。 CAR-T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的成功 , 助长了科学和临床对使用CAR-T作为其他类型疾病治疗方法的兴趣 , 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CAR-T细胞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 近日 , Biomedicines发表最新综述 , 研究人员通过关注CAR-T在肿瘤治疗领域之外的疾病 , 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 , 包括SARS-CoV-2 , 从全新的角度概述了CAR-T细胞疗法的现代趋势和最新发展 。
04、深圳大鹏发文推动干细胞等产业发展
【干细胞一周资讯(07.30-08.05)】近日 ,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正式印发《大鹏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明确提出:积极争取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政策 , 面向基因治疗、干细胞等精准医疗产业发展需求 , 积极争取海南博鳌乐城等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新区推行 。 争取医疗技术应用特殊政策 , 争取国家允许在港澳、发达国家或地区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前沿医疗服务在坝光国际生物谷及大鹏新区人民医院使用 。
05、干细胞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试验招募
CAStem细胞注射液是从临床级人胚干细胞系分化而来的一种新型干细胞产品 , 已在经国家卫健委备案的临床研究中用于经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 , 数据显示CAStem细胞注射液整体安全性和局部注射部位耐受性好 , 且有治疗效果 。 本临床试验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 , 主要招募对象是经过临床试验医生判断可以接受非手术治疗的半月板I-III级损伤的患者 。
06、唤醒干细胞 , 透明质酸“闹钟”修复受损肌肉
近日 ,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控制肌肉修复的独特细胞通信形式 。 在受损的肌肉中 , 干细胞必须与免疫细胞一起完成修复过程 , 但这些细胞如何协调以确保在制造新的肌肉纤维之前有效去除坏死组织仍然未知 。 科学家们在本研究中证明 , 一种用于化妆品和骨关节炎治疗注射剂的天然物质——透明质酸 , 是管理这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关键分子 。
07、新技术首次看到免疫细胞如何协调行动
8月3日深夜 ,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 , 为了阐明人体免疫系统细胞及分子物理性连接网络的线路图 , 科学家研发了SAVEXIS)”的高通量微量蛋白质相互作用筛选研究技术 , 可以对免疫细胞表面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 在接近全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尺度上进行检测 。
08、耶鲁团队:猪死亡一小时后细胞功能被恢复 , 技术有望用于器官移植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 , 耶鲁大学实验人员在猪死亡一个小时之后 , 通过一种名为OrganEx的技术将含有猪自身血液的液体、合成的血红蛋白以及保护细胞和防止血凝块的药物注入猪的体内 。 在接下来6个小时里猪的血液再次开始循环 , 包括心脏在内许多器官的细胞开始恢复功能 。 该研究资深作者、耶鲁大学研究员内纳德·赛斯坦表示:“这些细胞在几个小时后开始活动 , 这告诉我们 , 细胞的死亡是可以被阻止的 。
09、噬菌体疫苗携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可高效识别肿瘤细胞
近日 , 据科技日报报道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白雪巍、孙备二位教授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沃思(Wands)联合完成了一项科研课题一一“通过基于ASPH的入噬菌体纳米颗粒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诱导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应答” 。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实验与临床肿瘤学杂志》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创新方法 , 具有重要的科研转化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