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文章图片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文章图片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文章图片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文章图片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文章图片


格鲁曼公司迫切想卖,中国却选择放弃F14,是否是明智选择?


遗憾的交易目前 , 中国被美国视为军事竞争的最大对手 , 美国对中国执行严格的武器出口限制 , 防止中国得到自己的先进技术 。 但在四十年前 , 中美之间其实有过一段“蜜月期” 。

20世纪80年代 , 国际总体局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 。 对于美国来说 , 与苏联矛盾加深的中国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 于是美国不仅和中国缓和了关系 , 而且在军事技术出口上也相当大方 。
美国格鲁曼公司就曾向中国表达过交易意向:可以为中国提供24架F-14战机 , 而且给出的价格也比较优惠 , 是中国“咬咬牙就能买”的水平 , 但最终这笔交易并未达成 。

很多人都为这次交易的取消感到惋惜 , 认为中国失去了引进F-14的机会 。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 中国放弃F-14其实是明智的选择 。

F-14是一款美国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 从性能来看 , 属于三代机的范畴 , 具备一定的超视距打击能力 。 而且它更为诱人的是优秀的舰载起降性能 , 在世界各国的航母舰载机中 , F-14的事故率是最低的 , 因此对于有心发展航母、但缺乏舰载机研发经验的中国来说 , 引入F-14是一个相当划算的交易 。

而且 , 即使F-14配套的航母在短期内无法研发 , 中国也同样可以拿它当陆基战斗机使用 。 当时苏联的超音速轰炸机图-22M对歼7、歼-8来说太难对付了 , 不要说打下图-22M , 就连追上它都很困难 。 因此 , 拥有超音速飞行能力的F-14对中国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飞机 。
没有引进的原因那么 , F-14引入的性价比如此之高 , 为何中国还是放弃了这笔交易呢?其实这倒不是F-14的性能有什么问题 , 而是中国本身的条件限制导致的 。 在20世纪80年代 ,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 , 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 , 可谓百废待兴之时 。

而F-14的售价却极其昂贵 , 按照市场价来算 , 每架的售价高达5000万美金 , 如果买24架 , 那就是12亿美金 。 作为对比 , 当时中国的全国总军费也只有区区200亿美金 。 如果把百分之五的军费用来购买24架飞机 , 这无疑会严重压缩我军的其他项目预算 。

而且F-14自身的维护费用也是不菲的开销 。 由于这款战机采用了先进的可变式后掠翼 , 维护费用几乎是其他三代机的3倍之多 , 因此有人把F-14的维护称为“烧美金” 。 对于中国来说 , 如此代价高昂的战力 , 即使性能出色 , 也仍然需要慎重考虑 。
最后 , 就是中国对进口国外技术的担忧 。 虽然当时的中美处于蜜月关系 , 但有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 , 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矛盾就此一笔勾销了 。
如果未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 美军在这批战机上稍微动动手脚 , 中国付出的高额资金无疑就打了水漂 。 而且格鲁曼公司虽然愿意出口战机成品 , 但却拒绝提供F-14的生产线技术 , 因此中国无法打消自己的顾虑 。

因此 , 综合以上的考虑 , 中国最终没有选择进口F-14 , 这笔交易也就取消了 。 不过后来的发展证明 , 中国当时放弃F-14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中国的明智选择1991年 , 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坠地 , 就此解体 , 原本压在西方各国的巨大军事压力顿时有所缓解 。 而中美的“蜜月期”也随着苏联解体逐渐消失不见 。 毕竟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都是差异巨大的 , 这点根本无从掩盖 。

此时美国也收紧了对中国的武器出口政策 , 准备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 。 此时许多国人才明白 , 当时没有购买F-14的决定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 早在中国革命年代 , 革命先辈们就已经总结出来经验教训:武力再强大 , 如果都不能完全为自己掌控 , 那么无论纸面配置有多豪华 , 终究只是一碰就倒的纸老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