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压垮大厂打工人,为了自救,他们开始摸鱼


996压垮大厂打工人,为了自救,他们开始摸鱼


文章图片


996压垮大厂打工人,为了自救,他们开始摸鱼


在互联网大厂上班的周晨 , 常常陷入到一种无法抽离的情绪中 。 有时她坐在工位上一直盯着文档看 , 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一个圈 , 一个什么都看不懂的圈 。 当她看文档难受得有点崩溃时 , 会直接趴在工位上哭一会儿 , 这样会让自己好受些 。
还有一些时候 , 她会溜到公司的健身房 , 跑步40分钟 , 她边跑边安慰自己:活儿就在那里 , 今天不干 , 明天也要干 。 跑一圈回来 , 她的脑子也清醒了 。
虽然周晨心里有些忐忑 , 自己初来乍到 , 同事都在忙 , 自己却离开工位去健身房 , 会不会不妥 。 但她发现 , 老板一般下午三四点才来 , 避开这个时候 , 一般不会被撞见 。
为了放松 , 她也会去茶水间打电话 , 吃午饭的时候看视频 , 抽空下楼在园区内溜达 。 周晨的这些行为 , 可以简单地被称为摸鱼 。
摸鱼又称划水 , 是互联网大厂打工人的必备技能 。 摸鱼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打游戏、看股票、刷微博、网上聊天、下楼抽烟……在996和无休止的加班间隙 , 摸鱼对于互联网打工人来说 , 是工作的调剂 , 社交的需求 , 甚至是保命的秘诀 。
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90后刘阳的早晨非常匆忙 。 她所在的互联网大厂 , 不只需要9点前打卡那么简单 , 她的领导要求他们必须在9点前到达工位 , 这在领导看来 , 上班时间一到所有人就必须开始工作 。
上午刘阳一般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 , 比如跨部门、跨事业部、跨公司的沟通合作 。 中午吃完午饭 , 简单休息过后 , 下午才是她工作效率比较高的时候 。
但是 , 在下午 , 刘阳的时间经常被各种莫名其妙的会议填满 。 在大厂 , 推进一个项目 , 涉及到产品、研发、运营等多个部门 , 处处需要协调 。 为了“对齐” , 同样一点内容 , 作为产品经理的刘阳 , 需要在不同的会议上重复好几遍 。 如果项目卡在了某个地方 , 还要进一步“上升” , 拉更高一级的领导开会 , 再重复同一遍说辞 。

连轴转开完几个会 , 刘阳的精力被榨干 , 但也挨到了饭点 。 到了晚上 , 刘阳才有时间 , 处理自己真正负责的内容 , 比如各种数据、报告 。 一直忙到8点 , 如果没有紧急任务 , 刘阳手头上的工作 , 一般也处理得差不多了 。 但尽管活都干完了 , 她和组里的其他同事都不能走 , 他们要一起表演加班 。
故事起源于某一天 , 大老板看到了“加班时长排名” , 发现刘阳所在的部门 , 整体加班时长没有其他部门多 。 自此以后 , 在部门领导的要求下 , 刘阳和同事们至少要到晚上八九点才能下班 。
“偶尔开开会就是9点以后 , 收拾东西回家9点多……基本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 ”刘阳说 。
然而 , 晚上9点下班 , 对在另一家大厂当产品经理的Amanda来说 , 还算早的 。 在Amanda看来 , 她所在的大厂发展扩张速度极快 , 做事风格也很激进 。 不管有没有业务需求 , 中层领导也喜欢招一堆人 , “管20个人 , 总比管5个人看起来要厉害” 。
她所在的大厂作为新晋互联网巨头 , 人才吸引力强劲 , 是2020年人才流入最多的新经济公司之一 。
Amanda在这里也见识了“内卷” 。 出手阔绰的公司 , 招进来一大波优秀人才 。 尽管没那么多活 , 这些急于展现自我价值的员工 , 还是会拼命想出一些事情去干 , 最后一起加班到很晚 。
不过 , 在另一家大厂做风控的罗伟文 , 加班多数是因为开会 。 老板下午才上班 , 助理安排会议 , 一直排到了晚上11点 。 偶尔聊嗨了 , 老板把会议室当讲坛 , 随便一拖就到凌晨1、2点 。 白天累了一天 , 晚上还要在逼仄的会议室里 , 闻着老板蓝莓味的电子烟 , 罗伟文虽然无奈 , 但也毫无办法 。
尽管这家大厂提倡“彼此都是同学” , “不唯上”的标语贴满了电梯间和办公室的各个角落 。 但在现实中 , 对于熬夜开会 , 罗伟文只敢在背后小声吐槽:“大哥没睡谁敢睡?”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 , 把996当做标配 , 把拼命让员工加班当成正常现象 , 甚至一些公司拿保证“双休”当做公司一项特殊福利 。 但事实上 , 没有人可能在工作时间一直集中注意力 , 美国有一组相关试验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字母打地鼠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