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到好吃的淡水鱼有很多 , 如鳜鱼、鲈鱼等等 , 在消费者眼中都是很好吃的高档鱼了 , 但对于生活在长江周边的人民来说 , 最为顶级 , 最为好吃的淡水鱼非“长江三鲜”莫属了 , 这三鲜分别是“河鲀(也叫河豚)、长江刀鱼以及长江鲥鱼” 。
其中河鲀早在多年前已经实现了人工养殖 , 不愁吃不到 。 而长江刀鱼虽然很难养殖 , 但目前也实现了人工养殖 , 只要养殖技术成熟 , 那么以后也不愁吃不到 。 至于长江鲥鱼 , 则是有价无市了 , 因为正宗的长江鲥鱼早在30多年前就几乎消失了 , 时至今日 , 依旧没实现人工养殖 , 让想吃它的食客们只能垂涎三尺了 。
【曾是古代贡品,出水即亡,鱼鳞都是精华,却因太好吃遭灭顶之灾】
在这里 , 肯定有朋友会杠 , 市面上有鲥鱼卖呀 , 价格也不高 , 你怎么说鲥鱼几乎消失了呢?你怎么说鲥鱼没实现养殖呢?
实际上你若是问一下懂行的养殖户 , 他们就会告诉你 , 这些养殖的鲥鱼并不是我国本土的长江鲥鱼 , 而是从美洲引进的 , 主要有2个品种 , 一种是美国鲥鱼 , 一种是南美鲥鱼 , 虽然外形和我国本土的长江鲥鱼十分的相似 , 但真论起口感来 , 国外引进的这些鲥鱼真不如咱们本土的鲥鱼 。
至于我国本土的鲥鱼有多好吃 , 笔者是没吃过 , 但从鲥鱼在古代的地位 , 以及以往的文献中也能看出来 。
早在我国唐宋时期 , 鲥鱼就已经是皇帝的贡品了 , 被列入御膳美食 , 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 , 鲥鱼不仅是贡品 , 还是民间的珍品鱼类 , 一般的老百姓都舍不得吃 , 只有贵客来了 , 才会用鲥鱼招待 。
在我国民间 , 就有“宁吃鲥鱼一口 , 不吃草鱼一篓”的说法 , 并且相传老一辈的人吃鲥鱼时 , 连鳞片都舍不得刮去 , 吃的时候都是先吃鱼鳞 , 取1、2片放到嘴里慢慢吸吮回味 , 等鱼鳞都吃完之后 , 才会开始吃鱼肉 。
至于为何有这种吃法 , 主要还是因为鲥鱼不仅鱼肉好吃 , 连它的鱼鳞都是精华 , 若是刮掉的话 , 可是天大的浪费 。
在过去的时候 , 长江地区的鲥鱼还是很多的 , 但却因为它太好吃了 , 从而遭遇了灭顶之灾 。 有资料记载 , 在70年代以前 , 长江鲥鱼的产量还能达到50万公斤左右 , 然而自70年代开始 , 就逐渐陷入枯竭 。 到了85年代左右 , 每年能捕捞到的鲥鱼已不足3万公斤 。
等到了88年的时候 , 鲥鱼就已经被列入到了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并且自87年开始 , 相关部门就对长江鲥鱼实行了禁捕规划 ,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但长江鲥鱼的枯竭依旧无法避免 。 到了94年时 , 一位安徽渔民在当地的长江边上意外捕到一条2斤的鲥鱼 , 这已然是长江鲥鱼在我国的最后记录了 。
长江鲥鱼遭灭顶之灾的主要原因有3点:
其一是水污染 。 长江鲥鱼本身是一种暖水性中上层海洋鱼类 , 平时都是生活在海洋中 , 等到了繁殖季节 , 便会溯河到淡水中繁殖产卵 , 而因为这样一个生活习性 , 使得长江鲥鱼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 , 一旦水体被污染 , 那么它们所繁殖的幼鱼很难存活 。
其二 , 水利工程的兴建 。 这一点对长江鲥鱼的产卵场破坏较为严重 , 产卵场减少自然也让鲥鱼减少了产卵 。
其三 , 人为过度捕捞 。 由于鲥鱼太好吃了 , 早在60、70年代的时候 , 就被炒到了很高的价格 。 笔者还记得爷爷说过 , 在七几年的时候 , 鲥鱼就卖到了5毛一斤 , 要知道七几年的5毛可顶得上现在的大几千了 。 这么贵的价格 , 自然让很多人竭泽而渔 , 不管是大点的鲥鱼还是小点的鲥鱼 , 统统都给捕捞了 。
这种高强度的过度捕捞 , 再加上鲥鱼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 自然就会让鲥鱼趋于灭绝了 。
那么为何不早点实现长江鲥鱼的人工养殖呢?
并不是国内不想养殖它 , 而是实现不了 。 过去的时候 , 长江鲥鱼是多 , 但那个时候没有技术 , 而且听老一辈的人说 , 长江鲥鱼既凶猛又娇弱 , 在河里的时候很厉害 , 畅行无阻 , 被人们称作“混江龙” , 可一旦出水了 , 立即就会死亡 , 以过去的养殖技术 , 根本无法实现人工养殖 。
推荐阅读
- DNF:9.22军团本成搬砖圣地!稳定换2个高价值道具,1把给80W金币
- 大兴安岭发现一猞猁,蹲坐在路边,凶巴巴盯着人,还做出扑食动作
- 浓眉加盟国王!湖人队以1换3的交易方案,老詹变成了单打!
- 9换1!阿杜交易风起云涌!篮网不玩了!湖人再见
- 放弃交易,重修于好!杜兰特如何圆梦?76人和哈登迎来最好的机会
- “新国标红绿灯”陆续开始使用,我却看不懂咋走,出门会不会尴尬
- 浙江鹿先生自营业,莫名收到工资11624元,找不到发工资的人
- 足足6个首轮,还要加上探花!疯狂要价,这是把尼克斯当傻子啊
- 深度分析:RJ-巴雷特,尼克斯幸福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