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能不能消失?


蚊子,能不能消失?


文章图片


蚊子,能不能消失?


文章图片


蚊子,能不能消失?


文章图片


蚊子,能不能消失?


蚊子:别打我 , 我身上可是流着你的血啊!
炎炎夏日 , 无论是围着烧烤摊 , 哈着冰啤酒 , 吃着烤串 , 还是坐在空调房 , 吃着冰西瓜 , 看着视频 , 想来都是非常幸福的 。
可是 , 只要有这样一种东西 , 就能破坏掉所有的美好画面 , 它就是夏天最烦人且没有之一的迷你“轰炸机”——蚊子 。

吸血狂魔
蚊子的杀伤力想必每个人都领教过 。 因为有着长期的斗争历史 , 即便没有学过分类学 , 很多人也能分辨出“花蚊子“咬人比较疼 , 起的包也比较大 , 这种“花蚊子”其实是一种伊蚊 。

▲埃及伊蚊 , 起源于非洲 , 如今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区域均可发现 。 图/Wikipedia
绝大多数蚊科的雄蚊 , 也就是常说的“公蚊子” , 是素食主义者 , 主要吸食植物汁液 。 而雌蚊子靠外寄生在其他生物表面 , 刺穿宿主皮肤吸血 。 除了人类深受其害 , 很多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都逃不过蚊子的“魔针” 。

▲ 一只蜥蜴的鼻子上停着一只蚊子 。 图/视觉中国
雌蚊子为了吸血繁衍后代 , 进化出一套完美的“结构” , 它们的口器特化成细长的喙 , 由6根比头发还要细的细针组成:一根食管(上内唇) , 较粗 , 用来吸取血液;一根分泌唾液的唾液管(舌);两根“刺血针” , 用来刺破皮肤(上颚);还有两根“锯刀”(下颚) , 尾端有锯齿能割开皮肤 。

▲ 淡色库蚊(尖音库蚊的一个地理亚种 , 是常见的“家蚊”)的结构示意图 。 图/Wikipedia
当雌蚊子下手时 , 它就把这6根针同时刺入皮肤 , 在皮下反复试探寻找血管 , 食管开始吸血 , 并且会分泌唾液 , 唾液中含有蚁酸、抗凝血化合物及一些成分不明的蛋白质 , 确保血液能顺畅地流动 。

▲ 正在吸血的按蚊 , 尾部的一滴血是营养被吸收后排出的血 。 图/Wikipedia
蚊子很聪明 , 刚开始喝饱血时 , 它会把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排出 , 腾出空间 , 吸取更多的营养红细胞 。 等到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来 , 会释放出组胺 , 对抗蚊子所带来的外来物质 。 这个过程实际是一种过敏反应 , 被叮咬者的皮肤会发痒和红肿 。

致命杀手
蚊子的家族十分庞大 。 全世界已知蚊科昆虫有3573种 , 其中生活在我国就有419种 。 蚊子的分布也不限于温暖的地区 , 目前 , 除了南极大陆 , 全球各地都有蚊子的踪影 。

▲ 蚊子的生长阶段 , 依次为卵、幼虫、蛹、成虫 。 图/视觉中国
【蚊子,能不能消失?】虽然我们平时一直嚷嚷着要关爱小动物 , 但是面对蚊子 , 真心是爱不起来 。 有些蚊子除了让我们又痒又疼 , 还会传播多种疾病 , 包括疟疾、寨卡病毒、登革热、乙型脑炎和基孔肯雅热等多种传染病 , 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