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蚊子好像变少了”登上微博热搜 。 不少网友表示 , 今年夏天蚊子好像确实比往年少了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查询发现 , 多项研究显示 , 气温较高会导致蚊子幼虫密度降低、成蚊吸血频率下降或停止 , 即蚊子活性降低 。
蚊子 。 张玉杰摄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等研究显示 , 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白纹伊蚊 , 其幼虫的生长发育、成虫的吸血习性等均与温度密切相关 。
研究介绍 , 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和活动规律与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 其中 , 气温对生长影响最大;在降雨量少、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 , 幼虫密度降低①②③ 。
实验室观察发现 , 成蚊吸血活动受气候、温度、湿度、光线的直接影响 , 吸血温度一般在15℃-40℃之间 , 低于或高于此温度不再吸血;最佳吸血温度在25℃-30℃ , 超过35℃-37℃则受到抑制 , 吸血的频率也急剧下降 , 或基本停止①④ 。
【高温会让蚊子减少?研究:超过40℃将停止吸血活动】此外 , 浙江省杭州市疾控中心金彬彬医师在接受安徽卫视采访时介绍 , 整体来看 , 今年杭州市蚊虫密度下降了30%左右 , 主要与气候相关 。 蚊虫活动的最适宜温度为25℃-30℃ , 高温环境会使其活性降低 , 超过40℃则蚊子较难存活 , 因此目前蚊子攻击性较低 , 但随9月份天气转凉 , 蚊虫的攻击性会重新升高 。 (陈龙飞)
参考资料:
① 龚道方周红宁. 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J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② 李菊林等. 不同温度下白纹伊蚊发育情况的观察[J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5.
③ 彭伟军等. 自然条件下温度趋势对白纹伊蚊繁殖的影响[J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④ 张云智张海林米竹青. 白纹伊蚊吸血特性的观察[J
. 地方病通报.1994.
推荐阅读
- 20天后,将20%的蚊子拿去“烤”,它们还有几个能活下来?
- 蚊子超过40度就不再吸血了吗?
- 蚊子,能不能消失?
- 一天捕食2千只蚊子,我国为灭蚊引入,如今却被列入黑名单,为啥
- 蚊子将会在未来十年内消失?科学界:温度继续走高不排除这个情况
- 为什么我们想打中一只苍蝇这么难呢?
- 今年夏天的蚊子咋感觉比往年的少了?这是件好事吗?
- 面对最致命的蚊子,人类如何「以毒攻毒」?
- 又一顶流网红翻车,我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