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很多人认为 , 宇宙大小和太阳系到地球一个星球的距离相当 。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科学家通过一些现有的观察得到的 。 根据2006年12月2日的《细胞》杂志 , 美国的天文学家斯坦福·莫斯吉尔发现 , 当太阳的质量仅仅为30太瓦左右时 , 太阳系就已经将三分之二的质量的彗尾都包围在太阳的核心之中了 。 而如果把太阳体积减弱到约2~3星球 , 就足以把太阳的质量压缩至太阳的50倍了 。 也就是说 , 假如太阳体积变小到原来的1/4 , 太阳所包围的彗星质量就已经相当于1/3的太阳质量 。 而目前可观测的质量可观测的宇宙已经超过了150亿个太阳 , 因而宇宙的总质量就会达到175亿个太阳 , 太阳仅仅占据其中的5%左右 。
关于宇宙中的黑洞宇宙 , 是由物质组成的 , 而物质最终通过“膨胀”产生的质量 。 所以 , 目前关于宇宙的基本定律都是建立在有质量的物质变多了的基础上 , 所以宇宙总质量的增加与有无质量无关 。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已有的观测证据得到最有力的证据 , 即在引力作用下物体(恒星、半径较小的星系)越远离某个中心 , 所能获取到的引力能量越少 , 而且最大的效果还是增加了某个中心的质量 。 如太阳、地球等等都是如此 。 如果我们在宇宙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膨胀”的恒星发现点 , 理论上 , 我们就可以推断 , 如果我们有一天再找到一个与恒星一样大的恒星时 , 我们的星系将会再次发生“膨胀” , 而这次比原来的星系要大上许多倍 。
只不过 , 这次所需要的时间要长很多 。 当然 , 并不是说原来那个大的星系就不存在了 。 我们还有在宇宙中诞生了三个独立的行星系统(太阳系 , 银河系 , 以及我们的地球) , 其直径分别是1.5亿光年、15亿光年和3.2亿光年 , 宇宙中有大约600亿个恒星系统 , 但是目前的证据并不充分 。 我们的行星系统目前的行星系统包括了地球 , 火星 , 海王星等行星 , 但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 , 在地球的内部就包含了比我们现在年龄还要大的星系 。
【宇宙到底有多大?】
推荐阅读
- 探索未解之谜系列
- 占星基础|行星返还,星体力量无法到达之时(一)
- 哈勃望远镜观测:双星爆炸,竟然在同一星系
- 科学家发现自转速度极快的恒星,比太阳快300倍,速度610km/s
- 多数植物都会依靠吸引昆虫来繁殖下一代
- 太阳每年狂奔70亿千米,为何银河系的星星位置依旧?耐心等待
- 首次发现,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系外星球大气层中拥有二氧化碳
- 一个大气层中的空气总质量:在太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
- 100光年外,超级地球30%都是水,难怪中科院院士相信有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