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的沟底有没有大型生物?有多大?( 二 )


短脚双眼钩虾全身呈偏白色 , 看起来像一只土元 , 它们在海底主要以木质的碎屑为食 , 是迄今为止在海沟底部发现的最大的生物 , 最大体长可达5厘米 。 因此 ,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并不存在什么大型生物 。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为何不会有太大的生物?要知道大型的生物是需要生存的 , 而生存就需要营养 , 我们且不谈大型生物如何抵抗海底的压强 , 就单单说一下食物 。
在海洋中 , 大多数生物都生存在深度200米以上 , 这是因为200米以上深度一方面能够有阳光让海底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产生氧气 , 提供养料给其他生物吃 , 一方面是因为有许多的有机物碎屑都在这个深度被消耗掉了 。

越往下 , 食物越少 , 氧气含量越低 , 越不适合大型的生物生存 , 到了1200米以下的海域只有约1%的有机物会下落 , 形成“海洋雪” 。 但是 , 1200米深度以下依然是有许多生物的 , 这些生物依然在消耗着这些能量 , 因此 , 不用说到了10000米 , 就算是5000米以下 , 生物的体型和数量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
而作为海沟底部最大的生物短脚双眼钩虾之所以有食物原因就是它们会吃木质的碎屑 , 而木质的碎屑几乎没有海洋生物会去吃 , 所以这些碎屑才能到达沟底 。

由有机物碎屑组成的海洋雪
写在最后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已经算是生命的禁区了 , 这里温度低、氧气少、食物更加的稀少 , 所以只有一些微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 , 至于大型的动物就不要想了 , 最大的也就是体长最长不超过5厘米的短脚双眼钩虾了 。
通过海沟的生物分布看 , 传说中的深海巨型生物大概率也是不存在的 , 因为只要存在 , 它们就必须要到上层去觅食(食物不足以支撑) , 一旦去海洋上层觅食 , 就很那躲过人类的检测和捕捞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