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到我们的恒星太阳 , 相信很多人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个科学结论 。
我们的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 , 但它正处于旺盛的“中年时期” , 太阳还会持续燃烧下去直到50亿年以后才会熄灭 。
要知道恒星系是宇宙中的“生命摇篮” , 任何一个没有恒星热量和光辐射照耀的宇宙空间 , 温度都接近于零下273摄氏度 。
而在那样的地方是不可能有文明诞生的 , 地球文明发展至今也在不断的印证着这一点 。
除了恒星之外 , 行星也是生命诞生的关键所在 。
要知道生命的发展不可能寄居在“等离子体”的太阳上 , 所以一个“合格”的行星就成为科学界判定生命踪迹的根据 。
这其中除了行星本身所具备的大气层、水资源、氨基酸等必要条件以外 , 距离恒星的远近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
如果距离太近 , 就好比我们太阳系的水星一样 , 白天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0多度且无季节变化 , 也很难孕育生命 。
如果太远例如海王星 , 它的表面温度低至零下200多摄氏度 , 更不可能出现文明 。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铺垫一个事实 , 那就是我们地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第三轨道 , 除了有充沛的氧气和其他有机物 , 如此宜居的太空位置才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
按照之前科学界的预测 , 我们的地球应该还能安稳的在太阳系运转“50亿年” ,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就在不久前 , 国外一个著名的科技人士发表了一篇演讲 。
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观点 , 那就是我们的恒星太阳正在不断膨胀 , 大约5亿年以后膨胀的太阳就能够蒸发地球上的海洋 。
这个说法属实把科学界吓了一跳 。
尽管恒星的确是一个“膨胀”的天体 , 我们的太阳早晚有一天会膨胀到地球的轨道附近并坍缩成一颗“白矮星” , 可谁都没想过这一天居然会在5亿年以后到来 。
因为此前科学家计算太阳的“燃料”足以让它再保持35亿年的状态 , 之后才会快速膨胀“吞没”近日行星 。
如今乍一听5亿年的说法 , 把这个时间足足缩短了7倍 , 怎么能不让科学家感到惊恐和迷茫?
【太阳还剩下5亿年的寿命了?科学家:不,是地球还剩这么长时间了】那么该说法究竟是此人一时口误 , 还是说有具体的科学数据佐证呢?
原来 , 这个结论是来源于最新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观测到的数据 。
此前科学界对恒星膨胀速度的预测和推断都是建立在“陈旧”的设备和相对保守的科学理论上 。
本身恒星的寿命就是一个“未知数” , 没有扎实的数据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
这一次“帕克探测器”观测到太阳黑子、太阳日冕层扩散的证据表明 , 太阳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膨胀的更快 , 5亿年是一个相对大胆的预测 。
不过届时太阳日冕层并不是膨胀到地球附近 , 而是来到了距离水星轨道1800万km的地方 。
如果没有太阳的“干扰” , 我们的地球寿命并不比太阳短 。
中科院院士王集炀教授推测地球还有45亿年的寿命 , 甚至可能比太阳还要久 。
不过面对日益膨胀的恒星 , “渺小”的地球是不可能撑到最后的 , 届时太阳系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将不再是地球 , 而是第四轨道的火星 。
这一过程直到太阳完全燃尽自己发生“超新星爆炸” , 太阳系才会最终归于“宁静” 。
不过我们也用不着担心 , 地球文明从“显生宙”迄今也不过5.4亿年 , 人类文明来到舞台上也不过300万年 , 我们已经可以发射卫星、登陆月球、发射星际探测器 , 按照这样的科学发展速度 , 我们最多100万年以后就足以在太阳系任何一个角落生存 , 所以不管太阳的膨胀还有多久 , 只要给科学留下一点点的时间 , 我们就可以飞往更广阔的宇宙 。
推荐阅读
- 北极熊vs湾鳄,当熊科老大遇到鳄科一哥,谁会笑到最后呢?
- 引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站在牛顿肩膀上给出答案!
- 古人认为身高在一定范围之内,人们不会因为身体“长”而变矮
- 大西洋海底的神秘孔洞,是外星人巢穴?还是史前文明遗址?
- 宇宙到底有多大?
- 高速激光熔覆会取代电镀吗?
- 虫洞真的存在?科学家声称已经制造出“虫洞”,或打破虫洞规律
- “地球之耳”罗布泊,突然出现浩瀚水面,古罗布泊能否再现人间?
- 复活史前巨物猛犸象,阻挡地球变暖?“科学怪人”称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