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一场:痴恋八年的“情郎”原是女儿身,2003年南昌保姆诈骗案( 三 )


女人一旦为情所迷 , 那她就甘愿付出一切 。 关玉茹系公务员 , 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 这份收入养活自己可以说绰绰有余 。 母亲虽然有病 , 但也有一份病退工资 , 能够支付请保姆的费用 , 经济上不用她负担 。 她本来是个高消费者 , 喜欢逛商场购物 , 自从“费振林”患病后 , 她再也舍不得用钱 , 生活上处处节俭 , 衣服不买了 , 平时买菜专挑便宜货 , 为的就是把钱攒起来 , 定期给“费振林”寄过去 。 见她一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样 , 戚朝英乐开了怀 。

她知道 , 关玉茹在情网中陷得越深 , 就会被她套得越牢 。 为了把戏演得更加真实可信 , 充分展示“费振林”的人格魅力 , 戚朝英于1997年10月上旬以“费振林”的名义写信敦促关玉茹今后不要再寄钱了 , 说身体状况良好 , 不需吃什么营养了 , 有钱自己留着 , 多孝敬病中的母亲 , 还说如果以后她再寄钱的话 , 他只有将钱如数退回 。 这样一来 , 关玉茹才不得不终止在经济上对“费振林”的关心 , 却由此又一次解读了“费振林”的坦诚情怀 。
戚朝英冒充”费振林”不让关玉茹寄钱 , 难道是良心发现?当然不是 。
至1998年9月止 , 她虽然有5万余元入账 , 但她仍意犹未尽 , 觉得关玉茹身上还大有潜力可挖 。 在关玉茹终止给“费振林”寄钱后 , 她是这样摆布关玉茹的 , “我表哥不让你寄钱 , 你就留着呗 , 我想 , 你们俩早晚要结婚的 , 结婚就得花钱 。 我表哥一场大病 , 身边肯定没多少积蓄 , 所以结婚费用 , 你恐怕得出大头 。 ”声声入情 , 句句在理 , 关玉茹直往心里去 , 依旧是勤俭节省 。 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 。 她根本不会想到 , 自己存钱完全是为戚朝英准备的 。
不过 , 也有让戚朝英闹心的时候 , 2000年5月 , 她的如意算盘差点儿落空 。 关玉茹的母亲病情恶化 , 住进了医院 , 医生告知病人家属作最坏的打算 。 在讨论母亲的后事安排时 , 哥哥主张买一块好墓地厚葬母亲 , 一算账 , 大概需要花12万元左右 。 哥哥说他是儿子 , 出资三分之二 , 要求关玉茹出资三分之一 。 关玉茹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 她说自己不足两万元 , 剩下的找同事借 。

这下 , 可急坏了戚朝英 , 关玉茹这么大一笔数目出去 , 身上就没有多少油水可榨了 。 为了阻止关玉茹和她哥哥的行动 , 戚朝英趁关母神志尚清醒 , 向她透露了子女们的想法 。 行将走完人生历程的老人家都不愿意给后代添累 , 关母也不例外 , 因此在弥留之际 , 她口不能语 , 用不甚灵便的手写下了“丧事从简 , 可用树葬”的遗嘱 。 她唯恐老人的遗嘱得不到落实 , 从移风易俗的角度 , 频繁地向关玉茹灌输丧事从简的好处 , 希望她满足老人的最后心愿 。 关玉茹表示 , 自己愿意遵从老人的遗愿 , 关键在于哥哥 , 如果哥哥坚持己见 , 那也没办法 。
如何做通关玉茹哥哥的工作呢?戚朝英左思右想 , 决定从他老婆那里打开缺口 。 老人逝世的前一天 , 她瞅准机会 , 把关玉茹的嫂子叫出病房 , 说这几天老人总是用手势重复一件事:丧事从简 , 可用树葬 。 关玉茹的嫂子本来就嗜财如命 , 一直对厚葬婆婆一事有看法 , 忙向她打听关王茹的态度 , 她将关玉茹的意思作了一番添油加醋 , 这下更加坚定了其推翻丈夫初衷的信心 。 母亲留有遗嘱 , 老婆强烈反对 , 妹妹又保持沉默 , 关玉茹的哥哥无计可施 , 只得改变原来的计划 , 以树葬的形式送走了母亲 。 戚朝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留得关玉茹这座青山在 , 日后她就有柴烧 。
老人死后不久 , 戚朝英萌生去意 。 关玉茹不便挽留:继续让她做保姆 , 就得支付工钱 , 这钱虽然自己出得起 , 可那是留着结婚用的 。 有一件事 , 关玉茹很担心 , 这戚朝英一走 , 以后如何跟“费振林”联系?戚朝英想得周全 , 临别时留下话来:“你放心 , 我今后会经常来你家 , 表哥那边一有消息 , 我会及时告诉你 。 ”
接下来的日子 , 戚朝英虽然离开了关家 , 却依然扮演着鸿雁传书的角色 。

2001年11月 , 戚朝英向关王茹捎去了一个天大的喜讯:表哥最近有假 , 不日将赴南昌与关玉茹完婚 。 关玉茹泪洒信笺 , 6年了 , 她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 “费振林”信中说 , 婚事不宜铺张 , 两个人的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 , 而不是一时的排场 。 她认为心上人说得对 。 可是 ,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 , 关玉茹的情绪便从高峰跌落到低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