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


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


文章图片


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


文章图片


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


文章图片


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


文章图片


地球生命自诞生至今数十亿年来 , 生物体已经进化出多种复制方式 , 从植物萌芽到有性动物、再到病毒入侵等等 。 现在 ,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形式——人工智能 (AI) 和生物学的非凡结合的产物 。

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结
果表明 , 美国佛蒙特大学、哈佛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生物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利用青蛙细胞 , 创造了
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自我繁殖的毫米级“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 , 未来或可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和衰老等问题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
听起来似乎不错 , 但这个创新性的突破发明令不少人担忧:
天网准备激活了?
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 科学家一直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地球生命可以繁殖或复制的所有方式 。 但是塔夫茨大学生物学家迈克尔·莱文(Michael Levin)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 南非的一种水生青蛙)中发现胚胎细胞会发育成皮肤 , 阻挡病原体并重新分配黏液 。 简单来说 , 这些细胞具有青蛙的基因组 , 但它们不会变成蝌蚪 , 而是利用集体智慧和可塑性 , 去做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 。 而这种“复制方式” , 是科学家以前从未观察到的事情 。

正如科学家所说的 , 生命在表面之下隐藏着令人惊讶的行为 , 等待被发现 。 由塔夫茨大学、佛蒙特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于2020年开始通过提取非洲爪蟾胚胎种的干细胞设计生物机器人“Xenobots”——由大约 3000 个细胞组成、0.7毫米宽的球体 , 创造了一种以前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命形式 。
在团队最初的预想中 , Xenobots可以进行自我复制 , 但激活后细胞很快开始死亡 。 到Xenobots 2.0时 , 机器人已可利用毛发状“腿”在线性或圆形方向推动自己 , 细胞能量可支持其存活10天并具有保持记忆的能力 。 更神奇的是 , 将它劈开两半也能自己缝上 。

到Xenobots 3.0时 , 团队想知道是否有办法让生物体本身进行繁殖 。 他们以进化算法的形式向佛蒙特大学的 Deep Green 超级计算机集群提出了这个问题 。 对数十亿个形状进行了测试 , 以确定哪些东西可以让这些机器人进行复制 , 经过数月的分析 , 超级计算机提出了一个熟悉的想法:吃豆人 。

所以研究团队设计了吃豆人形状的“母体”活体机器人 。 在培养皿内 , 这些机器人可以游到单个细胞中并一次吃掉数百个 。 在母体机器人的类似吃豆人的嘴里呆了几天后 , 这些细胞变成了新副本的“异种机器人” 。 接着新副本再次出击 , 并建立自己的“新副本” 。
【天网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切割后可自我修复】换句话来说 , Xenobots 3.0是一个可自行繁殖的毫米级机器人 , 而且它们也可以在损坏后自行修复 。

研究团队在描述Xenobots时表示 ,
它既不是传统的机器人 , 也不是已知的动物物种 , 而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制品:一种活的、可编程的有机体 。 团体认为它未来会给医学带来帮助 , 可能由患者自己的细胞构建 , 以修复组织或靶向癌症 。 而且死后可生物降解 , 活体机器人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
活体机器人:Hello World?
一部分人对Xenobots的前景感到兴奋:几乎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环境中执行任务 , 甚至可以在太空的真空中 , 甚至在其他行星、卫星或小行星上 。 这些异种机器人不是构建出来的 , 而是一旦设计完善 , 为每项特定任务而生长 , 不需要贵金属或稀有矿物或极其精确的工程 , 而只需要一大桶的营养液 。

但也很多人对自我复制生物技术的概念感到担忧 , 甚至恐惧——科幻电影《终结者》里“天网”被激活了吗?

自从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在 1940 年代发表他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以来 , 机器人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一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 当然 , 当时还没有人工智能这种东西 , 即使在今天 , 人工智能也没有自我意识 , 可能永远也不会真正的意识 。 至少 , 即使在今天的超级计算机中也没有真正的人工智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