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宋连柱用公款捞了35万元,被判死缓后辩驳:我没造成损失


1990年,宋连柱用公款捞了35万元,被判死缓后辩驳:我没造成损失


文章图片


1990年,宋连柱用公款捞了35万元,被判死缓后辩驳:我没造成损失


文章图片


1990年,宋连柱用公款捞了35万元,被判死缓后辩驳:我没造成损失


文章图片


前言
1990年的一天 , 辽宁的各大主要报刊都刊登了这样一则劲爆消息:

辽宁省锦西市工商银行南票办事处主任宋连柱 , 因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 , 被锦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 缓期2年执行 。
当天的报纸 , 卖得特别好 。 人们一边看着报纸 , 一边尽情讨论 。
“简直是胆大包天 , 1个亿的巨额呀 。 ”
“说到底 , 他也没有给国家造成什么损失 , 是不是判得重了些?”



话说 , 宋连柱因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整个的事件又是怎样的?
开公司赔钱 , 见别人发财眼红
1990年 , 锦西市工商银行南票办事处主任宋连柱 , 刚满40岁 。 这个年纪的他 , 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的历练 。 可他就是不明白 , 为何别人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挣钱 , 唯独他连连亏钱?
本来机关成立了一个叫“南票青年金融劳动服务公司” , 宋连柱想着倒腾几批物资赚点儿零花钱 。 没曾想 , 刚搞了一批进口的录音机 , 还没等卖出去 , 关税就从100%涨到了130% 。
由于宋连柱不懂经商 , 也不了解市场行情 , 所以进了几十台冰箱 。 正要卖的时候 , 恰逢“抢购潮”过去了 。 这样一来 , 白白搭进去230万元 。 面对仓库落满灰尘的积压物资 , 宋连柱的内心自然生出几股怒火:

一、中央禁止党政机关经商开企业 , 风声很紧;
二、动用银行资金开的公司难以维系 , 银行的账目就要出窟窿;
三、出了问题 , 自己的官位就要移交他人 。
思来想去 , 宋连柱决定把这个棘手的烂摊子 , 甩给南票区工贸公司的张正吾经理 。 以前 , 宋连柱和这个张经理关系很不错 , 但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也不顾上什么情分了 。
当宋连柱说明意思后 , 张正吾果然面露难色 。
宋连柱赶忙说:“你为难什么 , 有我银行做靠山呢!又不马上管你要钱 , 只不过把亏损账目过到你公司去替我搪塞一下 。 ”
接着 , 宋连柱拍拍张经理的肩膀 , 颇为亲切地说:“你帮了我忙 , 日后我还能扔下你不管么?”
张正吾觉得也有道理 , 可他转念一想 。 若是宋连柱说话不算 , 那他日后不是要守着一堆卖不出去的物资和一本亏损账?
宋连柱见他支吾不语 , 当即继续说:“放心吧 , 账一过去 , 我就给你找合伙经销单位 。 ”烂摊子总算是推出去了 , 可宋连柱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 他发愁去哪儿找合作伙伴呢?
周老板救急 , 宋连柱欠了人情
话说 , 锦西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 , 不仅气候舒适 , 而且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 。 这样一个好地方 , 自然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 。 广东中山一家物资经销公司的周老板 , 来到锦西考察后 , 就看中了南票区这块地方 。



周老板公司的人数不多 , 但资金是十分雄厚的 。 他此次来锦西的目的 , 就是想着寻找个合作伙伴 。 换句话说 , 就是能给他的生意 , 贷更大一笔款 。
在南票待了一周后 , 周老板准备在此办个毛线厂、铝线厂和其他的合资厂 , 当他公布要投资上亿元后 , 宋连柱一下子就被周老板的能力惊到了 。 尔后 , 宋连柱约见了周老板 。
接触几天后 , 宋连柱看周老板不同于一般商人 , 他觉得周老板做生意路子广 , 朋友多 , 资金雄厚 , 关键的是办事言而有信;周老板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 , 他看宋连柱在南票这片地方权力很大 , 未来他想要在此发展 , 肯定是绕不过宋连柱的 。

推荐阅读